照顾父母发工资,是“温情养老”的探索吗?
照顾父母发工资,有将养老亲情功利化之嫌 实行子女照顾父母发工资是将养老“货币化”,无疑是在宣扬家庭不以亲情为基础,而纯粹靠金钱维系;父母与子女之间,也将由家庭成员关系变成雇佣关系;这等于是诱导子女,政府发工资,就可以照料老人,否则,就可以置卧床不起的老人于不顾。试想,当父母与子女成为雇佣关系了,他们还能平等相待、和睦相处吗?这种充满铜臭味的养老方式,还能维持长久吗? 可见,在家庭成员中,无论是父母与子女,还是家属之间,实行养老“货币化”,折射出了亲情“功利化”。要知道,子女赡养父母,既是家庭责任,也是法律义务。而赡养父母,既包括物质赡养,又包括精神赡养,更包括照顾卧床不起的老人。子女照料父母,实际上是一种精神付出,是感恩和孝心的一种自然表达,维系了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融合。子女照料父母,只关亲情,无关金钱。试想,法律规定子女要“常回家看看”,政府也该给他们发工资吗? 因此,子女照料父母,是一项强制性的义务,没必要用利益去驱动。地方政府应将公共养老服务及有限财力,用于完善社区养老设施配套建设,强化社区公共医疗服务,落实老年人相关补贴制度,着重解决老有所养、病有所医等问题。同时,开展亲情牵手活动,鼓励大学生、部队官兵等青年群体,与老人结为国策亲戚,为他们提供精神慰藉和亲情抚慰;推广“模拟家庭”模式,志愿者与老人组成相对固定的家庭模式,重点在于“邻里互助”;有效地整合社会爱心资源,将护理员、志愿者、家属、老人等多方有机融合,逐步打造以“亲情服务”为基调,以“快乐养老”为目标的新型养老模式。(张连洲) |
关键词:照顾父母,工资,养老 |
责任编辑:芦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