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道贺”炒作背后的社会认同迷失
日前,有网友晒出贵州城市职业学院新校区落成后,挂出9所世界名校道贺条幅的照片,包括剑桥大学、牛津大学、哈佛大学等,网友直呼“亮瞎眼”。该校教师证实有此条幅,但道贺并不存在。据悉,该校倡导走国际化路线。(9月25日《南方都市报》) 民办职业院校和世界名校原本并无关联,却因为“名校道贺”被生硬地勾连在一起。正所谓“背靠大树好乘凉”,民办职业院校试图通过“名校道贺”的方式来提高学校的关注度和影响力,初衷无可厚非;然而,“名校道贺”最大的致命伤就在于通过作伪的手段来自欺欺人,最终竹篮打水一场空。 从常识判断和逻辑推理的角度来说,9所世界名校不可能为一所毫无瓜葛的民办职业院校“摇旗呐喊”。和“北大夏令营”一样,“名校道贺”在本质上也是一种作伪的符号经济学,试图利用世界名校的符号效应来提高自身的“身价”。 和炫耀性奢侈品消费异曲同工的是,“名校道贺”利用抽象的符号来表明身份、赢得社会认同,能够和世界名校“称兄道弟”,自身办学实力可想而知。 “名校道贺”忽视了自身和世界名校在办学层次、社会声誉上的巨大差异,即使看上去冠冕堂皇,也难以取得公众的尊重和信任,不过是徒增笑料而已。 在国际化办学理念的遮蔽下,一些高校千方百计地拉关系、找门路,生硬地和国外高校产生肤浅的关联。只讲“面子”不讲“里子”的做法,说到底是一种对社会认同的迷失。办学实力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是一个长期的隐性的过程,而在浮躁、功利的教育观念的趋势下,“傍名校”则成为一种短平快的手段。 “名校庆贺”采取大张旗鼓的横幅广告,是一种变相的炒作。缺乏笃定的办学理念和精神追求,民办职业院校难免会在激烈的竞争中迷失方向。在浮躁和喧嚣的驱动下,民办职业院校不将精力放在人才培养上,而是将心思放在吸引眼球上,这样的本末倒置,错得让人痛心。 在盛行符号互动的时代,“名校道贺”成功地进行了一次炒作。只不过,脱离了真实性,符号互动也就失去了意义。并不高明的作伪手法,见证了教育从业者的轻率与糊涂。民办职业院校要实现“后来居上”,不能依靠外来的标签,而是依靠内部的治理。(杨朝清) |
关键词:名校道贺,贵州城市职业学院,条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