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门票“发烧”外力应出手降温
近期,多家知名景区宣布上调门票价格。其中,丽江玉龙雪山门票由105元涨到130元,广东丹霞山门票由160元涨到200元。统计显示,国内5A级景区平均票价已迈入“百元时代”。(9月18日中国新闻网)。 就景区长远健康发展而言,过度单纯依赖“门票经济”,久之势必导致景区懒政思维,在开拓市场、提升产品服务和转型发展上无所作为,进而受市场规律作用导致价高疏客“高处不胜寒”;反过来,“高处不胜寒”又加剧过度单纯依赖“门票经济”,从而陷入“价格愈高游客愈少,游客愈少价格愈高”恶性循环的怪圈而不能自拔。 显然,摆脱怪圈,不能指望景区的文化自觉和自我革命,而需要加以外力解套。 首先,要完善门票涨价约束机制。早于2007年,国家发改委就曾下发通知规定“旅游景区门票价格调整频次不低于3年”,然景区门票似乎落入了“3年必涨”怪圈。虽然,涨价有听证程序,但现实无奈却是“听证会即涨价会”、“每听必涨”。这一方面说明,走过场的听证未能约束住景区“涨价”冲动;另一方面,说明“成本+合理利润”定价原则是否得到执行值得怀疑。由是,有关部门必须监督景区定期公布且由第三方审核的财务报表公开,使其经济运行置于全社会监督之下。 再者,国家有关部门要控制景区申遗创级的速度和频度。说实话,因为这几年国家有关部门景区创级申遗速度频度过热失当,导致“×遗”“×级”景区数量过多过滥。国内某5A景区负责人就曾向媒体诉苦说,员工的工资要涨、景区的设施要完善,仅用于申遗和创建5A就投入了1.5亿元,虽然有政府支持,但资金缺口仍非常大,现在每年需要向银行偿还千万元以上的贷款本息。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各地景区门票价格频频上涨,国内5A级景区平均票价已超百元。作为有关部门,确实有必要对这种为了涨价而申遗的“发烧”现象出手降温。 总之,不借助外力解套,要景区自脱“门票经济”依赖则不现实。(陈庆贵) |
关键词:景区,发烧,降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