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长城网>>渤海潮>>社会民生

功利化的“个人健康档案”岂能不“以假乱真”

来源: 华西都市报 作者: 武洁 2014-07-17 10:09:43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建立个人健康档案,是新医改后一项重要惠民工程,用于记录每个人从出生到死亡的所有生命体征的变化、健康情况等。然而记者接到某社区医院报料,称其辖区内4万多份健康档案,竟有过半是造假的——因为社区医院里仅有的几名医生,完成不了社区内多达几万人的调查量;而如果完成不了月任务,医生是要被扣月工资的。于是,医生只能“迫于无奈造假档”。(7月16日《新快报》))

  习惯了大医院“流水线”式的诊疗服务,对于个人健康档案,倒是难免让人觉得陌生不适应。不过,健康这东西,其实原本就相当个人化。由于遗传因素、饮食起居习惯上的差异,疾病与手术史,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每个人的健康状况其实千差万别。从这个角度来看,相比当下“流水线式”的诊疗服务,基于充分的个人健康信息基础上的诊疗,当然更加客观恰当,也更容易避免误诊,而这一更优质医疗服务实现的前提与基础,自然是个人健康档案的建立与完善。

  然而,被寄予厚望的惠民工程,未曾想却陷入了造假丑闻,的确令人大跌眼镜。乍一看来,个人健康档案造假似乎是社区医生玩忽职守与故意渎职所致。不过,作为造假的直接主体,社区医生固然难辞其咎,但是,将造假的板子全部打在社区医生的屁股上,恐怕也并不公平,更未切中问题的实质。君不见,辖区有6万居民,全科医生却只有几名,要想在一年内完成80%的个人健康档案,即便不造假,恐怕也完全谈不上质量。而完全脱离实际的个人健康档案工程,也就注定只能是吹出数字泡沫。

  而按理来说,真正意义上的个人健康档案,其实从来都需要时间的积累,绝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可能以行政指令的方式拔苗助长。假如没有足够的社区医疗人才真正下沉,假如没有建立起更多的社区医疗网络,真正将社区医疗向家庭医生的模式推进,指望瞬间完成个人健康档案的构建,本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即便完成了,也注定毫无价值和意义。

  从这个意义上说,相比急于求成地建个人健康档案这一惠民工程,倒不如脚踏实地地增加社区医疗卫生的投入,增加社区医疗人员,推进医疗服务下沉,并逐步构建覆盖社区民众的医疗服务与监测网络。唯有社区医疗真正接近了“家庭医生”化,公众逐渐习惯于到熟悉信任的社区医生那儿去咨询问诊,个人健康档案其实才算是有了建立的基础。在此之前,倒是不妨多些耐心与投入,少些急功近利。(武洁)

关键词:个人健康档案,造假,医改

分享到:
打印 收藏本页
责任编辑:芦静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