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长贵的“慷慨”与富豪们的“吝啬”
黄骅市陈长贵事迹宣传暨助学基金资助活动。于永生 摄 草根之爱最美丽,弱者之善更感人。有这样一位老人,年已九旬,拄拐拾荒,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嘱托儿女将自己多年捡破烂儿积攒的1028.6元钱捐给本村学校的孩子们“买本子买笔”,并要求为自己简办丧事,用节省下来的钱将村里一段坑洼不平的路修一修。他叫陈长贵,是黄骅市官庄乡西排村的一位普通村民,感动了无数人。 一开始,我看到这个报道,有些不敢相信。请设想这样一个场景:老人一手拄着拐杖,另一手抓着几个塑料袋,在高低不平的土路上,一步一步蹭到学校门外的垃圾堆前。看见废纸就用拐杖一点点扒拉到一块儿,然后拄着拐杖慢慢坐下,把废纸捡起来放到塑料袋里,再拄着拐杖慢慢站起来。如果地上散落着几个矿泉水瓶,他就直接坐在地上往前爬,一个一个捡起来,浑不在意会沾上满身的泥土……凄风苦雨之中,炎炎烈日之下,这位老者究竟是在正常劳作,还是承受非人折磨?1028.6元,虽是一笔“小钱”,却是一笔重逾千斤的捐款!这钱是老人捡破烂一分一分、一毛一毛攒出来的,是老人一步一步、一点一点蹭出来的,是老人顶着全家甚至全村的不解和嘲笑默默凑出来的。说他感动一座城市,我们的道德崇尚似乎得到了一种满足,可我们的心田里,是否有一份沉重? 陈长贵老人是慷慨的。“秤砣虽小压千斤”。陈长贵不富有,比起很多有钱人,他完全有理由去寻求别人的帮助。但他不断向善,时刻想着救济别人,这种个人修为已达至高至纯的境界。捡破烂来的区区千元,因他的郑重嘱托而无价;朴素善良的一生,因为最后的奉献而了无遗憾。他以“萤火虫虽小,也要为社会送去微弱的光亮”的执著,将爱心传递……行动催生爱心、传递善良、彰显美德,带给人们崇善向上的希望和力量。这是灵魂溢出的芬芳,是激荡人们心灵的真善美。无论时间过去多久,社会怎么变化,在河北历史的丰碑上永远铭刻这个普通的名字,人们永远记住,赚取微薄的报酬,捐给学校的陈长贵老人,而他的私有财产账单上是一个零。 一些富豪们是吝啬的。著名慈善活动家特蕾莎修女说过:“人类的不幸并不存在于贫困、生病或饥饿,真正的不幸是当人们生病或贫困时没有人伸出援手。”有的富豪们更多是挥金如土,为富不仁。一份资料显示:中华慈善总会所获捐赠中,来自国内富豪们的不到15%。99%企业从来没有参与过捐赠。与富豪们的冷漠相比他们的挥霍水平却是世界第一:有人出手就买回20辆悍马,有人为女儿办个婚礼就花了5000万……当今中国人低于年人均收入625元的贫困人口仍有2亿人。“钱如果帮不了需要的人,就是一张废纸”,那些挥金如土的富豪们对照一下陈长贵老人,是否该汗颜? 斯人已去,精神永存。陈长贵老人的优秀美德是我们民族的脊梁,他的人格精神已在燕赵大地树立起了一座丰碑!让我们真诚地向已经离世的陈长贵深深地鞠上一躬!(边建军) |
关键词:陈长贵,慈善,贫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