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待费超高 人多不是理由
近日,中央各部委在官网公布“2014年三公经费预算”。部委之间的接待费数额相差悬殊,引发网友关注。例如,农业部2014年公务接待费预算在2000万元以上,而住建部仅为13.95万元。对此农业部回应称,农业部是中央国家机关中规模最大、人数最多的部门之一,2014年在职人员年人均公务接待费预算仅为263元。 农业部抛出了“人均接待费”的概念,看似很有新意,其实混淆了实质。“人均”有一个前提,那就是人人都有份。可接待费不是这样,有些接待费是“领导才有份”。去年8月,有网友爆料,江苏省镇江市环保局新区分局局长办公室里,存放着五粮液等5箱名酒。试问这些名酒,普通员工有机会享用吗? 公款接待时与员工无关,算账时拿员工凑数。由此得来的人均接待费,即使再低又有什么意义?不仅“公款吃喝”,“三公支出”都是如此。拿某些单位的公车来说,办公事占1/3,领导干部及亲属私用占1/3,司机私用占1/3,这与普通员工有多大关系?再拿公款出国来说,有些领导一年出去几次,可大多数员工一辈子也出去不了一次。你可以讲这是工作需要,但明明这与员工无关,却把员工拖出来“做分母”,这是不是不太合理? 既怕接待费高,也怕高得没理由,更怕乱编理由为超高接待费辩护。客观讲,农业部这几年接待预算还是逐年下降的。统计表明,农业部2014年公务接待费财政拨款预算2460.71万元,2013年为3530.34万元,2012年为3755.68万元——由此可以看出反四风的成果,但反四风是一道没有终点的考题。在接待预算上,不仅要看减了多少,还要看有没有继续减的空间。 在公款接待中,监督历来是一个难题。公款接待不可能人人出席,监督接待却可以人人参与。不妨明确规定,公款接待的所有细节必须公开,至少先在内部全面公开。钱花得是否合理,让大家先评估一下。 摘编自新华社4月20日电文/毛建国 |
关键词:接待费,三公经费,预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