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里不该是“熟悉的陌生人”
法国剧作家尤奈斯库的《秃头歌女》中有这样一个桥段:一位男士和一位女士“偶遇”,都觉得对方面熟,而随着对话的深入,他们发现相互之间有着许多不可思议的巧合——乘同一辆火车从曼彻斯特到伦敦,坐同一个车厢、相邻的座位……住在同一条街道、同一幢房子、同一个房间,直至最后双方才明白,原来他们是一对老夫妻。 朝夕相处的夫妻竟然是“陌生人”,这种情景当然只有在荒诞派戏剧中才会出现,但住对门的邻居互不相识,却并不是艺术的夸张。据《贵阳晚报》4月15日报道,家住贵阳市望城坡附近的李先生,近日误把邻居当贼抓,邻居却以为遭到了抢劫,报警求助后,才知彼此是邻居。李先生回忆,当时看到一个20多岁的男子慌慌张张下楼,以为遇到了小偷,“上去就抓住他手里的包不放”。而就在几天前,央视新闻频道的一次调查采访显示,八成市民和邻居不熟,甚至叫不出对方的名字;七成受访者称遇到问题不会求助邻居。这就难怪有人感叹,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相隔万里,而是住在对门却不相识。 “远亲不如近邻”变作“老死不相往来”——邻里关系的变化,让我们看到了转型中国的世态剪影和精神阵痛。从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到车水马龙、高楼林立,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到朝九晚五、地铁公交,在物理空间隔绝、生活节奏加快、竞争压力加大的重重挤压下,过去“一起坐在胡同里数星星、拉家常”的脉脉温情,自然就如同日出雾散般消失了。也正是在由“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变迁的大背景之下,一幕幕现实荒诞剧才频频上演:有人将搬家的邻居当成小偷痛揍一顿,有人结婚送喜糖却在整栋楼敲不开一扇门…… 《孟子·滕文公上》有言:“乡田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则百姓和睦。”邻里关系是社会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论时代怎样变迁、社会怎样发展,邻里关系都不是可有可无、无足轻重——一个蜚短流长、毫无隐私可言的社区,难言正常;一个处处被防盗门和猫眼隔离,人人都是“熟悉的陌生人”的社会,同样也难言健康。任由邻里关系走向疏离和冷漠,我们的公共生活就会缺少一种重要的“润滑剂”和“黏合剂”,不仅可能造成人与人之间的隔阂,更有可能降低整个社会的信任度。 我们无法也不愿回到“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的时代,但邻里间的温情守望却依然是现实的需要。今天,在“陌生人社会”重塑邻里关系,需要重新认识“邻居”的内涵,需要我们每个人走出防盗门,与邻里多交流、多沟通。或许,一声主动的问候、一个甜美的微笑,就能让邻里之间充满温情,就能让“熟悉的陌生人”早日成为故纸堆中才有的词语。(张博) |
关键词:陌生人社会,邻里关系,信任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