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万燕郊跨省上班族:人挤成照片 每天上演春运
燕郊跨省上班族 燕郊跨省上班族 买不起房的京漂族,为了家的梦想,在距离北京东三环35公里的燕郊安家。有数据显示,每天一早有30万燕郊居民到北京上班,晚上回到燕郊睡觉。沉闷的车厢里承载着他们的梦想和坚守。而未来,随着北京产业的进一步外溢,燕郊也将提供大量就业机会,燕郊不只可以睡觉,也可以生活。 记者郭天力文/图 跨省上班记:人都挤成照片了 “那真是一段非常痛苦的时光,但却不能不咬牙坚持,因为我们别无选择。” 2月28日,33岁的刘晓敏用这句话打开了自己的话匣子。2004年,她与丈夫宋北都毕业于河北医科大学。毕业后,两人在保定一家县级医院度过两年多的平淡生活,但是,宋北终于不能忍受小县城里慢吞吞的节奏的和一成不变的生活。当时,他们已经有了孩子。“你去上研究生,我在家照顾孩子,等你安顿下来,我和孩子过去投奔你。”王晓敏对丈夫说。 宋北顺利地考入北京一所医学院校读研,三年后,他想留在学校的附属医院,但没能如愿。恰好,燕郊一家刚刚成立的大型民营医院来学校招聘,并开出了较为优厚的条件。燕郊对宋北是陌生的。只是听说过很多买不起北京房子的北漂族们,在那里买房,每天往返。一个周末,宋北专程去燕郊转了一圈。乘坐930在“燕郊酒厂”下车后,呈现在他面前的一幕让他惊呆了。102国道两侧,全是装修得富丽堂皇的售楼处,街头散发的小广告,没别的,全是房产项目。他打了个出租车,起步价只有5块钱,远比北京便宜。在燕顺路上溜达一圈,看到这里人气之旺,远远超过了自己家乡的县城。回到学校,他便与那家大型医院签订了合同,来到燕郊工作。 随后,刘晓敏从保定来到燕郊,但是她在这里却没能很快找到工作,而是和北京昌平的一家医院签约了。随后便开始了自己噩梦一样的生活———那家医院要求每天8点之前必须到。“每天5点钟必须起床,梳洗一番,5点半来到福成五期门口乘坐814路公交车。晃荡大约40多分钟,才能达到国贸。在国贸换乘到医院的公交车,又是四十多分钟的车程。几乎每天都有可能迟到,一旦迟到,就要受罚。”刘晓敏说,那一年多的时间,每个周一到周五她都不能见到孩子活动的样子,因为每天晚上快9点钟到家,孩子已经睡着了。而早上起床时,孩子仍在酣睡。 福成五期是当地一个大型楼盘,居民大多数都是在北京上班的京漂族。每天早上6点前后,是乘客最为汹涌的时刻。排成的候车长队,时常超过200米。有的家长跟着孩子来到燕郊的,为了让孩子多睡会儿,提前下楼来到站牌替孩子排队,车快到时再给孩子打电话,让孩子赶紧下来。即便排着队,上车时也是一番争先恐后的场景。公交车里头被塞得满满当当才走。当地一个十分经典的说法是:人都被挤成照片了。所以,当燕郊居民看到电视里播放春运时人们抢着上火车,甚至从车窗里钻进去的镜头时,都见怪不怪:这样的春运大戏,燕郊每天都在上演。 上了车,有座的乘客们赶紧睡觉。没座的乘客也能互相依靠着,眯上一会儿。刘晓敏说,冬季的车厢里头,就像春运时晚上运行的火车车厢,根本不像公交车。 每日跨省上班的京漂族们,每天有大量的时间是在车厢里度过的。“不管你是年轻貌美的白领还是工地搬砖的民工,此刻,大家都挤在一起,不仅身体不自由,连呼吸甚至思想都不能自由。拥挤的车厢麻木了感情也凝固了时间。有时候我也会想,为什么不去小城里享受每个月2000块钱的小日子,非要来这里受这份罪。”刘晓敏说,这个问题想必很多燕郊人都想过,可是却很少有人真的跑回老家,“对我们医生来说,北京有来自全国的患者,有最好的医生,可供学习、实践的地方太多了。但是,我仍然不敢鼓起勇气说自己究竟是为了理想,还是在巨大惯性作用下生活。” |
关键词:燕郊,跨省上班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