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种在旧传统里的新芽
春节:亲情烙下的一个“中国结” 佘宗明(《新京报》评论员) 近来的两则新闻,让人感触良多:安徽9岁留守男童,因父母春节不回家过年,结果自缢身亡;澳网捧杯的娜姐,在被问及是否有机会获邀上今年春晚时,淡然回答“难得有时间陪家人,我会在家”。前者悲怆,后者温润,但都抵达人心深处,因为二者指向的,都是亲情涵养的人性诉求。 众所周知,在国人情感排序中,亲情二字的分量极重。它是亲眷关系的“识别符码”,也成为许多人安放归属感的落点。而春节,无异于亲情烙下的一个“中国结”,满载着亲情眷念、思乡意绪。都说“每逢佳节倍思亲”,而到了春节,阖家团聚,就是过年最重要的主题,也是烘托年味的必要前提。可以说,家是亲情的“枢纽站”“集结地”,也是年的方向。 正因如此,每到年关,亲情牵念就喷发成汹涌客流。对游子们而言,漂泊在外,俨如风筝,而家就是收线的摇柄,飞得再高,也离不开亲情这根线。所以“有钱没钱,回家过年”,梁园再好,也非久恋之乡,因为亲人终究不在身旁。 亲情郁结发酵,就酿成了乡愁。“人情重怀土,飞鸟思故乡”,春运扳下“季节性迁徙”的开关后,一纸车票、一堆行囊、一份牵绊,就聚拢在亲情磁场,感召着回家心力,拨弄着游子心弦,也勾画着那家人团圆的温馨图景。 犹记得,一则《让爱回家》的广告,曾引发人们的心灵共振:一个年轻人欲开车回家过年,谁料到,半途中接到通知加班的电话。而在家里,父亲正枯坐门外等候,母亲则守着一桌子菜。之后打出的广告语是:别让父母的爱,成为永远的等待…… “让爱回家”,某种程度上,也是人们过年回家的情感驱动。在一家人星散各地的语境中,团圆寄寓着亲情涵养的温厚期许:对在外打拼的人们而言,过年能欢聚一堂,在温馨氛围里,寻味着天伦趣致,机会难得。 而过年的意义,究其根本就在于陪伴。在“外乡人”“留守儿童”等已成群体性标签,将无数家庭进行地理分割的情境中,之于不少人,“常回家看看”已是奢望,但过年承欢于父母膝下,陪他们唠唠家常,却是弥补缺憾的机会;“浮生难得半日闲”,趁着闲暇走亲访友,在琐碎交流中传温情、表祝福、共喜庆,也是好事……而吃团圆饭、拍全家福、贴春联,也都能在年俗仪式化承袭中,强化家庭概念,给亲情补给养分。 对人们而言,家人团聚,那一声声馨香祝福与关心唠叨的背后,是亲眷舐犊之情,爱抚之意。这足以抹平钝感生活的粗糙面,让人从喘着粗气的沉闷节奏中抽身,少些“案牍劳形”,多些亲情滋养下的轻松惬意。 眼下在微博上,有些网民自称患上“恐归症”,害怕被逼婚、人情往来等。但纵然近乡情怯,也别让家人门外枯等。就如《常回家看看》中所唱的:“老人不图儿女为家做多大贡献,一辈子总操心就问个平平安安”,唠叨不过是关切的变奏版本;而面对亲朋“热情拷问”,没必要“压力山大”,若它是包袱,“笑笑就好。跟家人好好团聚、多多交流,去打捞温情嘱托,去抚平生活郁结,或能发现,回家不只是一次物理位移,还可以是一种内心涤荡、精神按摩。 过年,过的是亲人团聚的温馨氛围,过的是彼此关切的亲情涵养。年味,终究是“反哺跪乳,爱犊情深”在亲情湖面上激起的一圈圈涟漪,而家才“宛在水中央”。不要“望乡却步”了,回家吧!毕竟回家能抚慰牵盼,回家总有年夜饭。 |
关键词:春节,鞭炮,故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