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长城网>>渤海潮>>即兴发言

老人“变坏”?耸人听闻!

http://www.hebei.com.cn 2013-11-23 08:22 长城网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被权威化了的优越感滋生为老不尊

  马想斌:这一代老人身上,当然会有很多时代印记,但这远远不是一个“坏人变老”就能概括的。我同样也觉得,我们不必否认有“老人不尊”的现象存在,这里面的因缘到底是什么呢?

  陈方:简单说,有些老人为老不尊,是因为有“优越感”吧———我岁数在这摆着呢,你们年轻人必须尊重我。尊老爱幼是我们的传统美德,也是做人的基本伦理道德,有这个标准在这儿放着,一些为老不尊的老人就会有种天然的优越感。只是他们忘了,如果自己“不尊”,别人又如何尊重你呢?

  马想斌:延伸一下陈方说的老年人的优越感问题。老人的优越感还来自于,权威。在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并没有发生彻底改变的社会里,在一定程度上,年长就意味着是权威。但令人担心的是,个别的为老不尊,经媒体报道后,以一种现象呈现给社会后,会不会影响整个老年社会呢?

  周东飞:我简单地陈述一下自己的看法:老人的“不尊”现象,我个人觉得是三个层次因素叠加的结果。

  第一个层次,是有些老人内心残存的错误理念。就像大家上面分析的那样,觉得自己年纪大就天然有理,有道德的优势等等。第二个层次,是一般这种冲突都发生在合适的心理场景中。比方说,广场大妈之所以显得强势,是因为她们“抱团取暖”,自认为人多力量大;公交老人教训年轻人,甚至觉得自己是在替天行道。第三个层次,是不健全的社会机制放任了这种结果。比如,广场上的纠纷,其实只要有第三方及时参与进来调解,一般不会闹到要动刀动枪的地步。

  “中国式代际批评”不是好习惯

  李妍:不管怎么样,给老人贴“坏人”标签还是很不应该的。其实,我总觉得,这次面对老人群体的贴标签行动,只是众多歧视和误解之一。比方说,我们前几年不也曾对所谓80后90后的表现痛心疾首吗?

  陈方:因为贴上了“坏老人”的标签,对老人形象问题的关注,舆论释放了更多的热情,这是好事。但是,“坏老人”这个标签,还是让人感觉脊背发凉。你想啊,我们都会老,等我们老了,下一代人称呼我们“坏老人”,我们是什么感觉?

  还有一点,刚才李妍也提到了,在中国一代人喜欢评价另一代人。当年70后80后被上一代人评说,各种各样的标签都有。那时候70后80后还没有话语权,现在反过来了,70后80后们都成为了社会中坚,他们的话语权越来越强,当年拥有话语权的群体逐渐老去,被评说过的这一代人,又开始去评判曾经评判过他们的那一代人。这个现象很有意思。之所以“坏老人”能产生一定影响力,这和话语权的博弈还是很有关系的。

  李妍:远离偏见,首先就要远离贴标签;远离偏见,就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不是把问题推给一个群体,随便把标签和问题贴到一个群体身上,不仅无助于解决问题,也会进一步加剧不同人群之间的分歧分裂与对立。

  周东飞:我们聊天的这天是11月21日,也是世界问候日。问候的本意,就是对话、沟通、了解、宽容。

  老年人和年轻人,原本应当相互体恤,共同面对风雨,共同分享生活的温馨。但是,我们常看到的却是不同人群之间的攻讦与污名。当年轻人成为事实上的强势人群时,我们尤其应警惕自己的话语权力。我们熟悉网络,所以能在网络上作出“老人变坏,坏人变人”的惊人之论,但老人们几乎无还手之力。

  马想斌:老人群体的道德状况如何,不应以几个极端事件来作为评判标准,要真正地了解和掌握这个群体的所思所想,然后才能作出判断。如果没有做到这一点,就急忙去指责,去批判,那只能说是一种不负责任的发泄。所以,不要轻易下结论,给被批评者尊严,也是给自己尊严。

  “敬老”始于善意建设而非冷血批评

  陈方:批评,或者去评判别人,这是很容易的事。但是我们往往忽视批评的资格问题,总是强调批评的权利。年轻人当然有批评老年人的权利,但是,在批评之前,我们是不是应该先反躬自省一下?如果我们老了,我们会不会做得比他们好?或者说,是不是因为我们做得不够好,他们才变成了我们眼中所谓的“坏老人”?

  李妍:现在这个社会,越来越不容易达成共识,批评者总认为自己有理,而拒绝去倾听被批评者的说道。所以这导致了人们越来越喜欢简单地给别人扣帽子,而拒绝去倾听、沟通、融合与和解。

  还说广场舞,老人早睡早起,年轻人晚睡晚起,导致他们在广场舞事件中似乎有不可调和的矛盾。其实这个看似因生活习惯不同导致的矛盾,只需要建立一条规则底线,就可以解决掉,广州现在不是已经规定对公园噪音四限了吗?跳舞可以,但不能扰民,这应该是社会公共秩序建立的规则底线。把这些规则条款划好,不同人群即便习惯、认知各不相同,也完全可以和平共处。

  马想斌:同意。如果有人给老年人让座,老年人是否还会跟女孩抢座以至于坐在女孩腿上?如果小区给老年人提供较宽敞的活动空间,或市政部门多建一些公园,多留一些空地,老年人是否还愿意在小区里跳舞,吵醒正在睡觉的孩子?我们这个社会,需要规则,需要共识,当然更需要道德,但规则与共识的建立,不是简单批评就能完成的。

  所以,我更希望,人们在换位思考之后,在批评个案之后,做一个建设者。

  周东飞:要解决问题,有一个规则补课的问题,也有一个如何落实现有规则的问题。

关键词:老人,变坏,诬陷讹诈

分享到:
打印 收藏本页
稿源:燕赵都市报
责任编辑:芦静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