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反腐:中纪委从幕后走向台前
背景·网民反腐“官不聊生” 在官方反腐网络体系形成前,以微博等为代表的民间网络反腐显出强大“火力”。 近日受审的“表叔”杨达才、“房叔”蔡彬,被认为是民间网络反腐的最新成果。 民间的网络反腐,早在2008年开始引起轰动。 这一年的12月10日,时任南京市江宁区房产局长周久耕因为发表“雷语”,引发“人肉搜索”。后发现周久耕抽“九五至尊”香烟,戴“江诗丹顿”手表,亲属涉足地产。18天后,周久耕被免职,2009年10月,周被判刑11年。 这一案例的成功,引发网民反腐热情。民间网络反腐逐渐形成模式:网友贴出举报线索,更多网民人肉搜索,传统媒体跟进,有关部门介入,官员落马。 记者统计,2012年11月至年底,至少有8名官员因网络举报或曝光涉贪被调查或处理。 中国社会科学院今年6月25日发布报告称,近3年,每年通过新媒体曝光反腐舆情事件数量已超传统媒体。 一项在线调查显示,公众最愿意参与反腐的渠道,排在首位的是“网络曝光”,占总票数的75.5%。 “网络反腐热,反映的是线下正常举报渠道还不够畅通,一些正常举报得不到及时反馈。”马怀德告诉记者。 民间网络反腐,影响了官场的生态。一位县长描述了“官不聊生”的状态:公开会议上,为防止被拍照,要把烟、酒装在别的容器里,开会要摘表,以免照片流出。 弊端·“躺枪”不可控 “民间网络反腐”的威力也呈现出“不可控”的一面。 今年5月,“副区长贪污20亿”的网帖引爆舆论。该网帖说,上海市某区副区长拥有住房60多套,贪污20多个亿,还有十多个情妇。 3个月后,这个网帖的作者傅学胜被上海警方抓获,他承认,网帖是捏造的,他本来要攻击的是另一个人,在网上没有搜到照片,才选择了这个副区长。“在事实查清后,即使你发几十上百个更正帖,也很难真正消除影响。”马怀德说。 在反腐专家、中央党校教授林喆看来,网络上经常使用的人肉搜索式的反腐模式,容易伤及无辜。 而实际上,网民反腐,贡献并没有想象中大。 记者粗略统计,2008年至2012年,通过网友论坛、微博举报从而引发较大关注的案件有50件左右;而同期中纪委监察部则收到网络举报30.1万件次。“经济领域等隐蔽的深层腐败,是民间反腐难以触及的‘盲点’。”马怀德说。 反腐线索引发关注并不容易。一个举报人说,他的举报有凭有据,但因没有噱头,一直炒不起来。 规范·司法解释和“紧箍咒” 9日,两高出台的新司法解释规定,捏造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或者编造虚假信息,在信息网络上散布,可能要被追究诽谤罪或者寻衅滋事罪。 近期多个曾参与网络反腐的“大V”被抓,引发网民对通过微博等社交媒体反腐前景的担忧。 最高法新闻发言人孙军工希望打消公众对“打压网络反腐”的疑虑。 他说,网民利用信息网络进行网络反腐,对反腐倡廉工作发挥了积极作用,即使检举、揭发的部分内容失实,只要不是故意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或者不属明知是捏造的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而在信息网络上散布的,就不应以诽谤罪追究刑事责任。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任建明也表示,警方打击的重点是在微博等社交媒体上造谣传谣等行为,这与打击网络反腐举报没有直接关联。 在马怀德看来,诬告、误伤、传播虚假信息甚至谣言,是网络反腐很难避免的缺陷。马怀德认为,不能因为要规范而影响了网络反腐的活力,除非有确切证据,应该慎用删帖、禁言等手段。 期待·王岐山寄语“要有后劲” “离中南海最近的是网络。”这是原株洲纪委书记杨平对网络监督的感受。他被称为“中国网络反腐第一人”,2008年,他在论坛上实名注册,接受网络举报。 同年8月,他推动株洲市纪委在公共论坛上建立“网络反腐中心”,在市纪委、监察局网站上开辟举报信箱。网络反腐在株洲掀起“风暴”。 中央层面,网络举报试水更早。 最高人民检察院2003年建立网络举报平台,两年后,中纪委、监察部公布中央纪委信访室、监察部举报中心的网址。网上举报被纳入官方权威反腐渠道。 2009年,中纪委开通12388举报网站、最高检开通12309举报网站。据统计,网络举报网站开通后,举报数量翻倍增长。 崔少鹏透露,待条件成熟,中纪委网站还将开通官方微博、微信。 在姜明安看来,这不仅是反腐举报工作的创新,还意味着中纪委正在从“幕后”走向“前台”,更为透明。王岐山对中纪委的新网站寄予了很大期待。他告诉网站的工作人员,你们的网站一定不要鸡窝子气,没有后劲。 |
关键词:网络反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