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还旧账,不欠新账
热点解析“中国经济怎么看”系列报道 多还旧账,不欠新账 ——江苏发展生态经济调查 核心提示 解决环境问题要处理好政绩与民生的关系 把绿色发展作为“一票否决”指标 推动绿色发展,产业是方向,创新是核心 “人间天堂”、“江南水乡”是江苏享有的美誉。可曾几何时,作为中国经济先行者的江苏,工厂遍地、园区连绵,在创造一个个发展奇迹的同时也付出了环境代价,“欠债太多、负担太重”。有人戏称江苏人“开宝马喝污水,住洋房吸雾霾”。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江苏经济社会发展的“硬约束”、“一道坎”。 当前,在资源环境压力下,中国经济如何走出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双赢之路,备受关注。对此,江苏开始探索:不欠新账,多还旧账,将生态文明作为重要标杆,率先建成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绿色”:经济新名片 人多地少、资源缺乏、环境容量小的特殊省情;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经济加快转型升级的特殊阶段;发展走在全国前列,经济总量占到全国1/10,在全国大局中的特殊地位——这“三个特殊”注定了江苏必须先行探索一条代价小、效益好、排放低、可持续的发展新路。 立足省情,把脉问诊,靠“回到从前、停滞不前”来解决今天出现的环境问题并非正路。生态问题本质上是产业结构、发展方式和消费模式共同衍生的问题,必须赋予经济发展以生态尺度,在调结构、转方式、推动经济绿色发展上下功夫,走出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双赢的特色之路。 推动绿色发展,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是主攻方向,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则是核心环节。 江苏苏南特装集团是江苏省高端装备行业的领军企业,正实施重大工程关键锻件产业化配套技改项目,宽厚板是其中的“拳头产品”。集团董事长马建兴告诉记者,集团在保持环境生态的前提下,宽厚板项目有望在两年内形成20亿元年销售额的规模,成为集团新增长点。得益于持续开发新产品,在装备行业整体不佳的形势下,苏南特装上半年主营业务收入增长70%。按规划,2015年集团销售有望跻身“百亿级”。 苏南特装集团是江苏推动绿色发展的一个缩影。 统计数据显示,江苏现已有31家国家创新型(试点)企业、1580多家省级创新型企业,汇聚起由6万多家高新技术企业、民营科技企业组成的创新企业集群。今年上半年,江苏开发市级以上新产品14000多个,企业专利申请量、授权量继续保持全国第一;全省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长16.3%,新兴产业销售收入增长19.4%…… “新兴产业正在成为创新的主战场。”江苏省统计局总统计师刘兴远分析,以现代服务业为新增长点的第三产业和以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的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增长,表明江苏经济质态进一步优化,绿色成为经济发展的靓丽名片。 在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做足加法的同时,江苏也对落后产能“痛下杀手”。 2012年,江苏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到0.57吨标煤/万元,单位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下降到102立方米/万元。今年上半年,已淘汰小火电机组16.6万千瓦,关闭了605家产能落后、污染严重的企业…… “推动绿色发展,既能为环境减负,又能为生态增值。”太湖之滨的宜兴周铁镇党委书记裴焕良感触颇深。2007年太湖蓝藻爆发时,周铁镇73.2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聚集150余家化工企业,化工占全镇经济比重高达85%。五年来,这个“化工之乡”“壮士断腕”式的治污、转型,不仅成功转轨为“国家机械装备产业基地”,而且凭借优美环境获得“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
关键词:经济,江苏,生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