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长城网>>渤海潮>>河北纸媒

“傍名人”之风何以屡败屡刮

http://www.hebei.com.cn 2013-07-29 09:31 长城网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近日,江苏省徐州市丰县政府网站发布一条公告,拟将当地的赵庄镇更名为金刘寨镇,并向社会征求意见。金刘寨本是赵庄镇下辖一村,“赵庄”为何要变成“金刘寨”呢?据赵庄镇一副镇长介绍,“赵庄”重名太多也没有特色,而金刘寨村是汉高祖刘邦的出生地,改名之后更加响亮,可以起到“望文知意”之效,起到重要的宣传作用,并将本镇发展融入徐州市两汉文化发源地的大旅游之中。(据7月24日《扬子晚报》)

  同样是在接受采访时,丰县政府有关领导也表示,赵庄改名金刘寨就可以宣传丰县是“刘邦故里,大汉之源”,进一步提升丰县的社会知名度,以利于丰县政治、经济、文化事业的快速发展。可见,从镇领导到县领导,都对所谓“大汉之源”的名头抱有相当的期待,都指望着“名声一响,黄金万两”。然而,从国内诸多事例来看,这样的想法未免有些一厢情愿。

  近年来,从河南安阳大打“曹操旅游文化”名片,到湖北河南争夺诸葛亮的“老家”,再到四川江油、湖北安陆、甘肃天水争当“李白故里”……各地对历史、文化名人的利用,甚至争抢可谓不遗余力。其目的,也都像丰县一样,希望利用这些名人的知名度来扩大本地影响力,进而发展旅游、吸引投资,拉动经济发展。

  单就出发点论,这种“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做法并无不可,但同时更应该注意的是,这里的文化并非简单的“名人”、“人名”、“故里”、“故事”,而是必须有相应的各种实实在在的文化资源。如果对这一点视而不见,试图通过轻率而随意的“改地名”等方式来扩大影响、发展经济,其结果可能适得其反。比如,开业之初红极一时的郑州“官渡之战”古战场旅游区门口早已长满杂草;山西娄烦“孙大圣故里”在折腾了两年之后,只建成了一座接待中心,红火了一阵,便不了了之。其原因,无非都在于有“名”而无“实”。与此同时,“改地名”造成的地名地标更改、居民个人信息修改等诸多问题,不但给当地人造成了严重的困扰,而且付出巨大的经济成本,所有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经济的发展。

  无论是文化建设还是经济发展,需要的都是实实在在的工作和努力,而不是“改地名”、“傍名人”等表面文章和噱头,这样的道理不但极为浅显,而且也早已被实践反复证明。那么,为什么总有一些地方偏偏对前车之覆视而不见,仍然在玩这种把戏?这当中,恐怕还是形式主义、心态浮躁等不良作风在作怪。

  “傍名人”之风屡败屡刮,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各种不良作风存在范围之广、程度之深;不同的地方在这条错误的道路上前仆后继,一次又一次累加起群众的不满和怨气,所以一个小镇的改名之举才会招致一片指责和批评之声———如果人们能够从这当中认识到转变作风的重要和紧迫,那么赵庄镇的更名也算不失有其正面的意义和价值。(陈华)

关键词:赵庄镇,金刘寨镇,文化建设

分享到:
打印 收藏本页
稿源:河北日报
责任编辑:芦静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