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情寄语”是场形式主义的秀
“吃菜根淡中有味,守清廉梦里不惊。”这是父亲对儿子的寄语;“公家的钱不能动,平安就是最大的福。”这是妻子对丈夫的嘱托……走进郑州市各级机关,几乎在每个党员干部办公室最醒目的地方,都悬挂着一句句这样的亲情寄语。(7月14日新华社) 对于想腐败又有机会腐败的人来说,即便是把相关的法律条文打印、放大悬挂在办公室里,也阻止不了其腐败的步伐。不少落马官员的真实故事已经说明,腐败官员又有个廉洁个配偶?很多情况下,配偶常常扮演推波助澜的角色,甚至,配偶之外的家人也会通过依附腐败官员而从中获益,即所谓“一人腐败,鸡犬升天”者是也。 近些年,一些地方在防止官员腐败上真可谓是下足了工夫,想尽了办法。除了传统的大会小会讲反腐之外,还有让落马官员给在职官员现身说法做报告的,有组织官员参观监狱的,有对官员配偶进行培训的,还有给小学生上廉政课借以让他们影响其家人的。不过,类似的措施大都只是昙花一现,徒有一时的新闻传播价值,为一些地方和官员争得一时之名,却鲜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 其实,即使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又怎样?那些先后落马的官员,哪个不知道贪污腐败是违法犯罪的行为?这些反腐的办法,与办公室里悬挂亲人的“廉政寄语”一样,只是一种形式主义的形式,不会产生任何实质性的作用。或许,拍脑袋想出这一招的官员,其出发点原本就不是什么反腐,而是追求的就是这么一种形式,一种可以向上级、向媒体展示自己“反腐决心”,显示自己在反腐问题上一直“有所作为”的形式,一场“秀”。 在有些人眼里,道德是很靠谱的东西,可以对他们的行为产生实实在在的约束力,有时候这种约束力连法律都自叹弗如。但是,在另一些人眼里,道德又是非常不靠谱的东西,这些人往往表面上满口伦理道德,背地里贪污腐败的黑手却伸得比谁都长。问题在于,谁有道德,谁没有道德,却是个无法得知的事情。所以,在反腐的问题上,将希望完全或重点寄托在道德约束上的人,要么傻得天真,要么别有用心。 在普通公众的层面,加强道德建设,提倡提升道德修养,对于社会文明水平的提升是有极大益处的。但在面对手握权力、随时可能面临利益诱惑的官员那里,道德只能是一个并不重要的辅助选项,而制度的法律的约束,才是必须且主要的。 多一些公开透明,多一些公众和媒体的监督,比软绵绵的“廉政亲情寄语”实在得多。其实,何必搞得那么复杂,只需公开一下官员的财产,甚至只需查查官员们的房产,就比什么“寄语”更能看到到底谁在“裸泳”。(张楠之) |
关键词:寄语,形式,官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