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金友:不能把群众当道具

来源: 长城网 作者: 2013-07-14 07:49:15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汪金友

  无论报纸上还是电视上,我们都经常可以看到领导干部走访困难群众的照片和镜头。这一边,相关领导亲切地问寒问暖。那一边,被访问的困难群众受宠若惊,不仅嘴里连声说感谢,而且很多人还流出了激动的泪水。这些镜头和照片,有力地证明了有关领导联系群众和关心群众的实际行动。其个人形象,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但河北省沧州市中捷产业园区的党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吕振华,却把这样的照片和镜头,看作是形式主义作风。有一次,吕振华去访问一个卧病在床的特困群众时,随行人员刚举起相机,他就赶紧制止。并说:“不能把群众当道具!”吕振华还发誓:一定要让自己的辖区没有穷人!(7月11日《人民日报》1版)

  领导干部走访困难户或到基层调研时拍照摄像,在很多地方已经成为惯例。尤其是在逢年过节的时候,几乎在每个地方的报纸上和电视上,都可以看到这样的照片和镜头。因为司空见惯,所以习以为常。一些地方领导在总结和汇报工作的时候,也经常把慰问了多少困难户,走访了多少基层群众,当作自己的政绩和光荣。

  而吕振华呢,却把这种做法称之为“把群众当道具”。表面看,只是拍一些照片,录一个过程。没有弄虚,也没有作假,并不违背新闻的新鲜性和真实性。但仔细想一想,就会发现,这些照片和镜头上的主角,不是群众而是领导。公开宣传的目的和作用,也是领导的政绩和形象。对于照片上和镜头中的群众,没有任何的作用。就像舞台上的桌子椅子一样,摆在那里,就是为了衬托主角的尊严和威风。

  似这种把群众当道具的事情,在现实生活中还有很多。有的为了举行开工仪式或庆典活动,从周围几个工地抽调农民工。让他们穿上崭新的却是临时的工作服,一排排站在烈日下。还有的让中小学生敲锣打鼓,列队欢迎。更多的是在上级领导要下基层的时候,很多地方的官员都会兴师动众,提前安排“做道具”的群众。谁谁站在路边,谁谁等在门口,谁谁汇报情况,谁谁表示感谢,全都按部就班,训练有素。甚至连出场者穿什么样的衣服,坐什么样的位置,提什么样的问题,露什么样的笑脸,都安排的一丝不苟。

  毛泽东曾经说过:“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己则往往是幼稚可笑的。不了解这一点,就不能得到起码的知识。”到底谁是真正的英雄?一些人嘴上说群众是英雄,实际却把自己当英雄。无论社会经济的发展、群众收入的提高,都记到个人的功劳簿上。而一切的问题,则都归于群众。似乎自己就是这个地方的“救世主”。所以在他们眼里,群众就是供自己指挥的“兵”,要自己管理的“民”,为自己做陪衬的“道具”。

  心里装着群众的人,必然得到群众的拥护;真心尊重群众的人,必然受到群众的欢迎。吕振华已经到了退休的年龄,但当地的群众却都舍不得他走。为此,河北省委决定破格提拔吕振华为副厅级,让其在任上多干三年,并号召全省干部群众向他学习。

  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必须从放低自己入手。很多的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就潜伏在“把群众当道具”的活动中。领导干部只有回归“公仆”和“配角”的位置,才能更好的为人民服务。

关键词:吕振华,群众,道具

责任编辑:芦静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