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长城网>>渤海潮>>一语惊人

一所中学同时包揽文理科状元固喜亦忧

http://www.hebei.com.cn 2013-06-24 11:02 长城网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2013年湖北高考成绩已经揭晓,今年省文理科状元均出自襄阳五中。这一消息第一时间在微博上传开,就引起广泛关注。至少在近十年,一所中学同时包揽文理科状元并不常见。首先,我们要对两位状元同学表示祝贺,为他们取得如此优异的成绩感到高兴。

  值得注意的是,高考是学生个人的高考,但除了状元,他们所在的学校也成为了焦点,这本身就表明,高考恐怕不能仅被理解为个人的“战斗”。要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学生个人努力是内因,教育的作用则是影响最直接的外因。

  对中学生来说,在知识的学习和考试技能的养成上,学校教育是主要承担者。学校实力,体现在硬件和软件上,而不同学校所能提供的条件明显不同。很多时候,学生成绩的分布,往往与所就读的学校实力关系密切。

  一些省市级重点示范高中,不仅教学、办公设施齐备,且师资力量雄厚,管理与教学研究水平较高。在这些方面,普通高中很难与重点高中相比,而在不同区域、行政级别和城乡之间,这种差别更加显著。

  优质的教育资源,实际上也的确与优异的学习成绩挂钩。在全国范围内,不管是日常经验上还是统计学意义上,高考成绩普遍呈现出明显的分布特性,即重点学校高分段人数和比例均多于普通学校。以今年长春的“超级理科班”为例,全班57名考生,平均分652分,被网友惊呼为“逆天”。而在一所普通高中,能够考出这样分数的学生,在全校可能也只是凤毛麟角。

  事实上,这种高分“扎堆”和少数学校集中包揽状元的现象,正变得越来越普遍。在北大、清华等一批重点高校的高中生源统计中,各个地方总会有几所“名校”,甚至就是某几个“省级实验班”,已经成了固定的人才培养“摇篮”,而其他学校的学生鲜见身影,酝酿出新的高中“出身论”。

  只是出几个状元,也许还能说是个别同学的天赋与努力,但大面积的高分集中,就不是偶然所能解释清楚的。诚然,一些地方“牛校”确实在长期办学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优良传统,享有良好声誉。但这背后可以肯定是,在教育资源的分配上,存在一种倾斜趋势。这种倾斜的结果是,少数好学校越来越好,更容易吸纳更多优质生源,也更容易获得政策和社会资源上的支持,因果相互加强,雪球越滚越大。

  教育资源的倾斜及其衍生与强化,实际上就是一种不公平,且普遍存在于我国教育体系中。尽管中考刚刚结束,但是,对中考成绩的预测也是“有谱”的,不难想象,中考成绩与初中学校的实力之间,其实就是一个初中版的“分布论”,背后暴露的依然是教育资源不公的问题。

  无论是义务教育还是义务教育范围之外,小学抑或幼儿园,都面临因教育资源差异造成的机会不均的现实。在公立和私立幼儿园的迥异处境中,一边是有的孩子享受优质的幼教服务,一边却是很多孩子挤在安全隐患多多的黑车里。而被看做“起点”的小学教育,对不同学校的孩子,从一开始就不在一条线上。

  这种不公,有时候被认为是一种客观事实,并鼓舞孩子们以个人奋斗来弥补条件上的不足。但是,在公共投入和政策导向上,我们是否正在尽力平衡这种差距?有些差距,有多少是人为制造出来的?这些疑问,恐怕是高考“超级中学”背后需要我们看到并反思的问题。

关键词:文理科,理科状元,义务教育

分享到:
打印 收藏本页
稿源:长江日报
责任编辑:段沙沙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