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借难还”呼吁公益转型
广东深圳地铁集团日前透露,免费借给乘客使用的“红雨伞”遭遇好借难还的尴尬。一年来,共借给市民2000多把雨伞,只有70把还了回来。现在一些地铁站的红雨伞一把都没了。工作人员曾尝试着联系部分借伞人,却发现登记的电话号码常显示是空号。(5月8日《南方都市报》) 在传统的道德话语里, “有借有还”的社会规范是一种美德;但规范仅仅在道德上有价值还不够,还必须在实际生活中有价值。换言之,如果一个规范只有道德价值而没有使用价值,那么,这种规范就不会得到社会大多数成员的尊重与认同。这正是造成免费伞“借多还少”的关键。 一个好的规范,应该是道德价值与使用价值的有机结合;只有这样,规范才能具备强烈的、持久的、普遍的行为感召力和激励力量。在一个陌生人社会,免费伞“有借有还”作为一种柔性规范,没有强制的约束力,再加上有假名字、假电话的“空子”可钻,“借多还少”就自然而然地发生了。 有效地治理“借多还少”现象,不仅需要凝聚起老百姓对重建道德秩序和社会诚信的共识,也考验着社会管理者的智慧和能力。针对诚信缺失的社会现实,“红雨伞”公益活动主办方事先已经预料到“借多还少”的可能性,并采取了相应的应对举措——除了补齐丢了的红雨伞,还通过增加出租车投放力度、以抽奖方式鼓励人们还伞等途径,来消减“有借无还”。 社会诚信的道德回暖也好,城市文明和市民素质提升也罢,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唤醒沉睡的良知,更多的时候要靠培育和鼓励,而不是抱怨与批评。就此来说,公益活动作为公共服务的重要补充,也要实现从“有没有”到“好不好”的转型升级,在形式和内容上进行创新,既扩大公益活动的覆盖面,也提高公益活动的质量。 正如著名社会学家孙立平教授所言,不管一个制度设计得多么完善,一个缺乏公共精神的人,都会从中发现漏洞。而能够堵住这些“漏洞”的,除了个体的内部约束和行为自律外,也需要提高规范的使用价值和外部控制力。只有公益组织审慎操作、市民践行契约精神,免费伞才会“有借有还”。(杨朝清) |
关键词:红雨伞,好借难还,道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