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长城网>>渤海潮>>专题库>>专题新闻

给发泡餐具回收求解

http://www.hebei.com.cn 2013-05-09 09:18 长城网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解禁,引来社会舆论几乎一致的质疑声。但质疑归质疑,要让发泡餐具再归于禁,恐怕真个是“臣妾做不到啊!”所谓既解之则安之,现在要做的事,其实并不是急着给为什么要解禁一个明晰的解,而是一定要给如何解决解禁之后的问题一个可以接受的解。

  有专家表示,在许多消费者看来,解禁令出台太突然,犹如“晴天霹雳”。消费者之所以会有这种突兀感,是因为公共政策的制定跟消费者之间缺乏充分的交流。整个决策过程没有消费者参与,公开的信息也非常少。正因为这样,才引起了消费者、媒体及很多政府部门的关注。消费者既是环境问题的制造者,更是环境问题的受害者,他们完全有理由参与到环境问题的决策过程中。现在,既然解禁已然成为事实,那么,就给“重在参与”的消费者一个解后如何做的说法吧。

  然而,解后问题的求解远比看起来棘手,答案尚难清晰给出。其中最大的难点,也是消费者最担心的地方,就是如何解决回收的问题。一位环境专家曾做过一个实验:把所有垃圾堆在家里3个月,然后叫收废品的来收,让他把自己要的和不要的分开,全带走,一分钱不要。条件是说出为什么收这些不收那些的理由。结果发泡餐具和那些特别轻薄的塑料都被收废品的归为“不要”之列,他给出的理由是,这些东西太轻,卖钱少,而且收了太占空间。专家因此得出结论:由于附加值太低,单靠市场,发泡餐具很难被全部回收。

  废弃发泡餐具鸡肋不如,靠市场走价值回收之路看来是不好走通的。那就只好依靠政府出台补贴政策给力了。可是,这事也不好办。上海曾经实施过一项所谓“3分钱工程”,即企业每生产一个发泡餐盒,要交给政府3分钱,政府再拿这笔资金补贴回收利用企业。这项工程起初收到了良好效果,但因为没有形成全国一盘棋的局面,周边地区不用交纳回收处理费的发泡餐具企业凭借更低的成本和售价挤占了上海市场。“3分钱”越收越少,对回收利用企业的补贴也随之减少,政策执行力大打折扣。

  上海的例子是不是说靠政府努力也不行呢?当然不是。上海的政策有其自身的局限性,说白了,只捧人场,不捧钱场,太抠门儿了。假如是补贴是财政出钱而不是企业出钱,事情的结果可能就要好多了。而这个例子从另一方面也恰恰说明,只有按照“谁生产谁负责”及“谁污染谁负责”的原则,全面建立合理的成本分担机制,回收利用行业才能正常运转,产生效益。实质上该对发泡餐具负责的,不光是那些生产企业,还包括加工企业、使用商家和消费者。当然,政府为民(有时也为企)代言,当然也要负责。

  看来,解决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解禁之后的问题,一个根本的解,就是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一个科学合理的回收体系。专家认为,就在按照政府支持、企业运作、全民参与的原则,明确发泡餐具废弃物回收利用的主管和监督执行部门,研究出台支持一次性发泡餐具回收利用的激励政策,包括给予相关企业税费减免、资金扶持等优惠,同时扶持再利用的产品开发,促进回收利用市场化。可参考国际通行的负责原则,由管理部门向生产企业按标准收取适当的污染治理费,作为扶持回收利用的经费。此外,应加大政策宣传和教育力度,引导消费者从源头上少使用一次性发泡餐具,使用后合理处置,提高回收利用水平。

关键词:发泡,回收,餐具,企业,消费

分享到:
打印 收藏本页
稿源:中国网
责任编辑:李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