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科学殡葬观,破除墓地消费“怪圈”
随着清明节的到来,墓地价格过高问题再次被拉入视线。然而,一边是购买者面对至少两万、动辄四五万的传统穴位墓,在高呼“死不起”的同时,又为了位置、风水等因素使最终的选择节节加价;一边是政府特设补贴、仅需花费2000元的公益性骨灰墙,建成3年多来却一直不受青睐。在“追高不减”与“补贴失效”的针锋相对下,墓地消费的怪圈仿佛越转越“迷”。(4月6日人民网) 生者住有所居,死者入土为安。这是人类历史上不分国度、种族,世世代代恒古不变的打发生老病死的传统观念,也是人类生前死后合乎情理的基本需求。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不同国家的政府和社会,理应有责任、有义务满足所有国民的这一需求。然而,令人感到失望和费解的是,国民的这个基本需求在现如今令人望而生畏的“天价墓”面前,却也成为了绝大多数工薪族难以实现的奢求。 毋庸置疑,天价墓地和现如今的高房价一样,都是一种前所未有的严重违背商品价值规律,利用社会对墓地的刚性需求,通过巧取豪夺的暴利手段,强加于消费者的畸形消费。然而,很多人在殡葬事宜上存在一种本末倒置的消费误区,消费上很疯狂、心理上很无奈,面对政府给予补贴的生态墓葬形式看不上眼,却一边抱怨着墓地价格过高,一边又追着去买高价的传统墓地。 面对墓地消费的这种“怪圈”,笔者认为,大家实在没有必要把大把的钱财扔在墓地上,有买才有卖,有需求才有市场,重要的就是我们应该树立科学的殡葬观,以此从根本上削弱墓地市场的利益驱动力。同时,政府部门要逐步引导市民改变原有的丧葬观念,在推出一系列补贴措施推行生态型、节地型的墓地同时,还应该注意通过各种方式让节地型墓地做得更适合百姓的需求,比如可以建一些有小型碑的墓地,而不单单是骨灰墙,以此让大家的殡葬消费观逐渐过渡。 总而言之,墓地的畸形消费,都是利欲熏心的相关经营者无视消费者利益,贪得无厌地追求非法的“经济效益”惹的祸。政府可以一方面通过惠民措施鼓励和奖励那些文明、环保的安葬者;另一方面对超过一定价位墓地的经营者及使用者,增收国家资源税。引导市民摒弃愚昧的丧葬观念,树立厚养薄葬新风,这才是各级政府的义务和责任。 |
关键词:科学殡葬观,墓地,消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