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办”之后是什么办
或许是因为管的事多了,如今的机构名称总有些光怪陆离。前些日子,我写了一篇《从罗老刻章想到牛黄》的评论,说长沙印雕师罗季山为湖北省一家名称45字长的“推进办”刻了一枚印章样品。昨日,又有媒体报道,湖北省襄阳市樊城区纪委牵头,从2011年起将治庸办、纠风办、优化办等六办合一成立“马上办”办公室,通过强硬手段,让企业、居民遇见的难题能“马上就办”。目前该区有27个区直部门,10个乡镇办、79个社区、76个村共计192个“马上办”,让人又一次大开眼界。 应该说,樊城区“马上办办公室”成立的初衷是好的。如今一些部门“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已成了百姓头疼的“三难”,而将6个办公室合成一个,既精简了机构,又提高了办事效率,取名“马上办”,既通俗又合乎其宗旨,本不该去说三道四。只是我怀疑,这“马上办”的效率能维持多久?因为,任何部门办事,原本都不应该无故拖延的,“马上办”是它们的本分。其之所以变成“三难”,就如一条沟渠,腐殖质堆积多了,自然淤塞。这“马上办”难道就是不锈钢制成的,不会产生“腐殖质”?难道“马上办”这个名称,本身就是防腐剂?若名称如此灵验,则各类机构的名儿增添“马上”二字,就万事大吉了,如“防汛办”变成“马上防汛办”,“文明办”变成“马上文明办”,“规划局”变成“马上规划局”等等。 由此想到,一些炎症患者在医院打吊针,高明的医生不会轻易为他开强效抗生素。因为任何病菌都会逐渐产生耐药性,一旦毒菌慢慢适应,就只有更强效的抗生素才管用。如今樊城区将“马上办”这个寓意“强效”的名儿用掉,时间长了,一旦它步上其他部门的后尘,生了病致使自身“沟渠”也淤塞,又该咋整?那是不是要启用其他更强效的名称,比如“即刻办”、“瞬间办”、“三秒办”、“刹那办”……若如此,用到最后,没词用了又咋办? 任何事物都有极限,就说刻章的罗老,他看了我文章中说“还有巴东县一机构名称长达63字”之后,昨日又试着将这机构刻了一枚直径4.2厘米的印章并发来彩信,一圈果真排下63个字。但他也承认,“这应该是极限了”。奉劝一些部门多练“内功”,不要一味指望在名称上挖“潜力”冲刺极限。就像炎症患者,关键在于增强自己免疫力,而不要寄幻想于最强效的抗生素。(袁云才) |
关键词:工作,效率,百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