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中国力量,为实现梦想出发
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号召人们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习近平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 “中国梦”、“大部门制改革”、“啃硬骨头,涉险滩”、“两个‘同步’”、“权力之笼”、“大城市病”——刚刚闭幕的全国两会,这些高频率出现的热词体现了代表委员为13亿人民代言,为中国发展贡献智慧。向梦想出发,13亿中国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正在积蓄实实在在的正能量,汇集全部智慧和力量。这种力量注定是不可战胜的磅礴力量。 这种力量来自于点点滴滴公众对改革的认同与共识。比如,两会上坦言改革应有“时间表与路线图”的声音此起彼伏,从会场内的代表委员,到会场外的新闻媒体及普通百姓,从治理雾霾、养老金双轨制并轨,到户籍制度改革、反腐立法、收入分配改革等,所涉及的问题集中在民生多有焦虑、改革呼声强烈的领域。 比如,党的十八大提出在2020年实现国民收入翻一番,深得民心,而实现这一目标有没有具体的时间表和路线图,收入分配改革如何“提低、扩中、限高”,如何让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保持与GDP同步增长,公众希望早一点看到改革具体路径的设计。反腐立法,如何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如何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如何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公众迫切需要看到更有成效的改革。还有户籍制度改革,更是与城镇化进程、数亿农民工利益直接相关。 应该说,公众关注的这些改革热点,多年来一直在稳步推进。以养老保险制度为例,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实现了制度全覆盖,各项养老保险参保达到7.9亿人,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实现“九连涨”。在行政体制改革方面,诸如健全政府决策程序、规范行政审批、推动政务公开、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等方面,也在稳步向前推进。 公众关注改革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反映出公众对相关改革的重要性、必要性认识已经达成广泛共识,这是进一步深化改革的难得的民意基础。同时,公众也在期待改革的力度再大一点、步子再快一点。 凝聚共识,重要的前提之一即面对现实。对于某些复杂的改革,一时难有明确时间表的,公众更希望看到有哪些具体的行动步骤,有哪些试点设计以及相应的成效,希望对改革的进程“心里有数”,希望对相关决策有更详细更及时的知情。这是公众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不断增强的必然结果。 新一届中央领导屡屡强调,各级党员领导干部须“不回避矛盾,不掩盖问题”,要有“问题意识”。这样的问题意识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就是一种突破瓶颈、根治顽疾的紧迫意识、责任意识。对于已有广泛共识、改革时机已然成熟的,应当逐个设计行动方案与实施方案,稳步向前推进。对于受困于盘根错节的阻碍因素而一时难有时间表与路线图的,决策者也不应回避困难与掣肘因素,坦诚面对,争取民意的更广泛支持,集思广益,积极试点,积累经验,寻找突围之路。 体察公众的急切之心,积极回应公众的关切,会传递一种正向信号,提升公众关于改革的信心。两会上,全国人大首次公布反腐立法的时间表,明确今后5年的立法重点包括“完善反腐败方面的立法,真正形成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赢得一片好评,让公众真切感受到决策层对反腐的坚强决心。还有,针对雾霾天气,环保部回应,正在编制《京津冀地区的大气污染防治规划》,今年将出重拳、用猛药,抓好京津冀、珠三角、长三角等重污染地区的大气污染治理,这让公众看到环保部门在守护蓝天白云的攻坚战中正在付出实实在在的努力。 “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凝聚中国力量,向梦想出发,向民族复兴之梦出发,向每一个中国人心中的幸福之梦出发。(刘文宁) |
关键词:中国梦,大部制改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