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到心到——三论“干部下基层”
●储瑞耕 干部下基层,容易吗? 答案是:不容易,也容易。 如果我们的干部,不把人民群众的事当事,习惯于高高在上,手懒、脚懒、心懒,甚至贪图享受,吃喝玩乐,那就不容易。 如果我们的干部,真有一颗为国为民之心,“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坚守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切实把老百姓当作自己的“衣食父母”,千方百计,挖空心思,动手、动脚、动脑子,那就容易。 就拿“干部下基层”的原则和基本要求来说,那就是要做到“身到心到”。而实际上,在我们的干部中,“身到心不到”甚至“身也不到”的情况都是存在的。 比如,有的机关的联系点,离开大城市几十里、一百多里,开车来回非常方便。有的下基层工作队,周六周日休息不说,周一往往来一句“有事没办完”,到了周二才回到村子里。这么一算,一周7天,真正在村里点上,才3天。更有甚者,搞“行李蹲点”——把行李往驻地屋子里一放,人不见了…… 这样的情况说明,我们有的干部“下基层”是做样子的,甚至从思想上说是“被迫的”,他们没有自觉的意识。 所谓“心到”,我想就应该与广大人民群众心想到一处,劲使到一处,绞尽脑汁,千方百计,“不干成几件事不罢休”这么一股劲头。 做到“身到心到”,也不难,就是我们的干部,真正端正自己的历史定位,明确自己的“人民公仆”的身份。 “心到”,就是我们的干部要从根上明白自己的社会身份。记得有句话是:“翻开你们的户口,倒查三代,哪个不是农村的?”这话有些绝对,但很有道理。而在实际生活中,我们有的机关工作人员,进了办公大楼,坐上了办公椅,就有意无意忘却了自己的来路和身份。我曾经遇到过一个县政府机关,几个年轻人对来访的农妇态度十分恶劣,不但不嘘寒问暖,送上一杯水,说上几句暖心话,而且翘着二郎腿,一副不屑的样子,我说这就叫典型的“忘本”! 下基层真正“心到”,一,要有事业心:既然在一个地方呆上一段时间,就不可以尸位素餐,而总要有所作为。二,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事业观,用句俗话说:“雁过留声,人过留名”必须有明确而强烈的自我要求:切实做几件事,切实做成几件事。三,在机关好好地努力地做工作,叫“忠于职守”;一年到乡下,那就要在“这个新岗位”上好好地努力地干,这也叫“忠于职守”。 就一个工作队、工作小组而言,村里有了工作队、工作小组,就要与没有工作队、工作小组不一样,甚至很不一样,工作要上去,事情要干好,面貌要变样。 就参与“下基层”的干部个人而言,也要“有我与没有我不一样”,不能说像一盘红烧鱼上头那几根香菜——有你不多。没你不少。而是必须:既然有我参与了,我就一定要通过自己扎扎实实的劳动和比较显著的成绩来体现我的“存在”。 |
关键词:干部,下基层,储瑞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