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一盏仁爱灯 照一方小康景
“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论语》第七篇《述而》)的孔子创立了对中华民族产生极大影响的儒家学说,在这个庞大的思想系统中,有“礼”亦有“仁”。中国人的“礼让三先”“先礼后宾“克己复礼”等全是“仁爱”之心的表现形式,“仁爱”才应该是儒家学说的核心与精髓,也是做人的根本,即“仁者,人也”。在当今社会,如若人们建设小康社会一味地向前看而不知后顾思源,也许会造成无所依走不远的结局,现实中倡导的人文关怀、人性关怀与道德关怀等等,反映了人们对“仁爱”的呼吁,是发自内心的需求,同时也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仅谋求物质发展,追求科技的突飞猛进而忽视精神素养的提高,这样的小康社会就如同空有躯壳的行尸走肉,僵硬冰冷。假使每一个如沧海之粟般生活的人可以燃一柱心香,点亮一盏仁爱之灯,驱散自己与他人头顶的阴霾,必将照亮一方天地,是故积善成德,和谐发展的小康社会才具有生命力。 爱亲,是人之为仁的根本,也是我心中小康社会人际关系的基点所在。网上流传着一部由大学生拍摄的纪录短片《家》,讲述了三位老人艰辛温暖的生活,老人中最大的92岁,育有八个儿女但却仍旧风餐露宿靠摆地摊度日,影片中瑟瑟寒风下老人蜷缩的身躯,手推三轮车的蹒跚背影都给我无尽的心酸,但欣慰的是素不相识之人的照顾让老人多了些笑容。“老有所养”是小康社会的一个目标,面对这样一个真实的纪录片,“孝道”责无旁贷地成为仁爱目标的伊始,《尔雅》曰:“善事父母曰孝”。虽然社会中有一些忘本的不孝之人,但是每年感动中国人物中几乎必有一个孝子或孝女,如照顾养母的孟佩杰,孝感孝女谭之平等都作为一种正能量改变着社会中的不和谐。许多人无需做的轰轰烈烈,只是于忙碌生活中为父母送去一声问候,道一句“我爱你”,节假日回归家庭吃一顿团圆饭,说一席暖心话,此情足矣。看着父母被沧桑吹白的两鬓,被岁月压弯的身躯,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给予一个拥抱?希冀今后的街道巷尾再无老来难无所养的闲谈话题,取而代之的是争比孝道的称赞之语。如果说少对老的感恩回报多来自父母对我们的拳拳之心,那么老对少的至真关爱则多源自一份自然的生命本能。现今的割皮救子、割肾救子等温暖人间的事迹为小康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树立了烨烨生辉的榜样,吹散了虐待亲子所带来的阵阵寒风,必将使今后的生活升温,使小康社会充满馨香。 爱众,扩大了“仁爱”的范畴,突破了血缘界限。孔子所倡导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与孟子所认为的“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的思想具有异曲同工之妙。将仁爱之心推己及人是构建和谐人际关系的途径之一,“爱众”是一种高尚的道德,是为博爱,是小康社会精神文明建设所急需的情怀。对于生活中的见而不救、视而不扶等现象,我有着深深的忧虑,“佛山小悦悦事件”中冷漠路人对受伤小孩的无视,“彭宇案”中明哲保身的路人对倒地老人的躲避,都凸显了当今社会道德的滑坡,鲁迅所谓“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情感仍然适用于批判现今功利化的中国人。但是“上善若水,厚德载物”,古人信奉的“恻隐之心”才是真正可以长存于世的价值体系。将对自身、对至亲的情感转化为一种博爱思想引导人与人的交往,以“仁爱”之心传递相互关情,未来的生活还会不和谐吗?面对天寒地冻中乞讨的人少一份猜忌多一份同情,面对卧倒路边的人少一份顾虑多一份责任,以此形成的人际关系才真正是小康社会中的和谐之音。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何况是心中有花园?以这一嗅玫瑰香熏陶世人,那么小康社会必将开满鲜花,这也是我心中的花园! 爱物,为“仁爱”思想的外延,仁者应该以天地万物为一体。“天人合一”的观点必然讲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午夜梦回,我时常可以嬉戏于乡间的田野,扑一只蝴蝶,编一顶草帽,足涉浅滩享受河水的冲刷,看着河中鱼的恣意畅游,梦里的天空蔚蓝,气息宜人,这也是童年的一幕幕自然景。如今再回家乡,干涸的河道,工厂排泄的股股黑烟与臭水几乎消除了我对美丽家乡的记忆,也只有在梦中才能重回曾经的故乡。人类对自然的欺凌马上就要停止了,那是在未来的小康社会。那时候的工业文明可以净化污水,可以发明出取代不可再生资源的材料;那时候人们不会为了金钱射杀珍稀动物,不会为了一时取乐虐待生灵。自然界山青水绿、芳菲遍野、虫鸟齐鸣,一切的一切都将和谐美好!“爱物”即爱自然,爱护身边的资源,这也是中国倡导的可持续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人类必须遵循的自然法则,它将带领世人迈进小康社会的门槛,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即使孔孟之道曾被视为封建残余,在新文化运动与文革时期遭到打击,但是我们应该正视,从没有一个朝代、一段历史排斥“仁爱”。在需要饮水思源的现实世界,祖先们的智慧结晶永远不可能磨灭,它必将影响今后历史的发展,近者小康社会,远则共产主义社会。作为华夏儿女,且让我们爱亲、爱众、爱物,“点一盏仁爱灯,照一方小康景”,共同将心中和谐美满的小康社会实现为明日之景! |
关键词:仁爱,小康,社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