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时评 > 时事快评

门票降了,景区“身价”并不会降低

来源: 长城网  作者:郭慧岩
2018-03-06 18:11:35 
分享:

  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5日上午9时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降低重点国有景区门票价格。

  此消息一出,立刻成为网友们关注的重点。近年来,旅游景区门票价格是舆论关注的焦点之一。近些年,我国部分景区门票价格高,有的甚至要高于其他国家同等级景点的平均水平,更超出了普通家庭的承受能力。

  以一些国有景区为例,现行门票价格普遍在100元以上,甚至高达200元、300元。可以算一笔账,如果一家三口出行,仅仅在门票一项上就要花费近千元,这个价格已经超出了部分民众尤其是低收入群体所能承受的水平。

  降低重点国有景区门票的决定,是对门票之痛的最好回应,所以迅速获得了网友们的支持和点赞。对公众来说,这项政策将惠及所有国民,尤其是中低收入群体。

  重点国有景区以文化遗产、自然遗产等为主,本来就是全民共有的属性,以高昂的票价挡住渴望亲近了解这些遗产的民众,于情于理都不合适。像故宫淡季票价只有40元,也有人曾建议院方提高票价,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却说,“不少进故宫的人,很多都是低收入的普通老百姓,要是因为那么高的价格把他们挡住,我于心不忍。”他认为,“博物馆或景区应该多为基层民众考虑,不能以营利为目的,不能把它作为地方政府的摇钱树,应该更多地体现为社会公众服务。”

  降低这些景区的门票价格,能够推动国有景区回归公益属性,让更多国人和海外游客深入了解中国的秀丽江山和独特的文化内涵。

  此前反对的声音,大都来自景区管理方或者当地旅游部门,因为门票收入下降,管理方可能无法维持景区的正常运营,有些著名景区降低票价,也可能会影响当地的旅游总收入甚至是地区的GDP。

  实际上,降低门票并不一定影响收入。减少对门票经济的依赖,不再单纯依靠以“拼门票”“高门票”的方式获取经济效益,相反能够倒逼这些景区转换经营思路,探索更多业态的旅游经营方式,比如旅游产品或者相关产业,寻找新的发展机遇。

  以杭州西湖为例,2002年10月,西湖景区成为全国第一个免费开放的5A级风景区,彻底打破了以往仅依赖门票收入的旧模式。免费开放西湖,不但使得游客人数大幅增加,而且游客逗留时间也不断延长,综合花销持续增加,带动了景区乃至杭州市宾馆、餐饮、交通等行业的发展。杭州市审计局在早前发布的报告中也指出,自西湖实行免费开放与综合保护工程以来,杭州旅游产品的需求量得到扩大,旅游产业带来的经济效益更是以百亿计。

  景区不能再过度依赖门票经济,而应该多从老百姓的需求与如何提升服务质量方面下功夫。让重点国有景区回归本身的公益属性,脱下之前人们口中“高消费场所”这一外衣,这样做既能直接惠民,也会促进旅游经济健康发展。(郭慧岩)

关键词:重点国有景区,门票,惠民责任编辑:芦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