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论见

“土得掉渣”的乡村春晚值得关注

来源: 光明日报  作者:龚伟亮
2018-02-28 10:11:32 
分享:

浙江丽水月山村乡村春晚。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近几年,春节期间农村群众自办、自编、自导、自演的联欢晚会——乡村春晚,正以星火燎原之势,在神州大地遍地开花。乡村春晚不仅成为广大乡村重要的公共文化活动,而且也成为值得关注的文化现象。乡村春晚起源于浙江丽水。后来,在文化部的大力推动下,各地的乡村春晚组织者成立了“全国乡村春晚百县联盟”。2016年,乡村春晚开展了“百县万村”大联动;2017年,全国有9个省区参与大联动活动。短短一两年间,乡村春晚的锣鼓从浙江丽水敲向全国,乡村春晚成为农村群众春节期间新的文化习俗。然而,对乡村春晚这一体现着农民主体性与创造力的乡村文化现象,我们的关注还显得远远“跟不上形势”。

  既土得掉渣又不乏现代气息的农家秀

  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全面部署,着重强调“繁荣兴盛农村文化,焕发乡风文明新气象”,“传承发展提升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乡村春晚无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无论对传承农村优秀传统文化,还是对构建现代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抑或对锻造农民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都具有重要意义。

  乡村春晚最初的形式,就是过年期间,父老乡亲聚在一起,吹拉弹唱、手舞足蹈,老少爷们儿一起乐和。全国各地的乡村春晚尤以浙江丽水的最负盛名。丽水的乡村春晚起源于该市的月山村,最早可追溯到1946年,后来时断时续。1981年,月山村的乡村春晚恢复后,一直持续至今,已经整整37年。可以说,乡村春晚的历史甚至比央视春晚的历史还要悠久。

  乡村春晚舞台上的节目,有当地喜闻乐见的传统戏曲和非遗技艺展示,有自编自演的小品,有红火热闹的歌舞,有时髦的魔术和走秀……那些原生态的节目,原汁原味,朴素动人,因为大都是村民平时的拿手好戏。比如,在2018年全国乡村春晚上表演的农活秀《山乡记忆》,表演者或“插秧”,或“舂谷”,或“做糍粑”,或“扎草鞋”,或“挑担”,香菇、青菜、稻穗、灰树花等农产品都成了他们信手拈来的表演工具,可谓是一场既土得掉渣,又不乏现代气息的农家秀;由三位17岁的姑娘表演的福建民俗茶艺《女儿茶》,讲述的是女儿出嫁时泡一杯冰糖茶叩谢父母的养育之恩,把福建的传统习俗演绎得深情款款、形象动人。登上乡村春晚的乡亲们,上至七八十岁的老人,下至七八岁的孩童,都是在以自己的艺术方式表达对无声岁月的礼敬、对乡愁记忆的继承和对美好生活的畅想。

  “真好看!演员都是咱村民,演的都是咱身边的事儿。”笑逐颜开的乡村春晚观众每每这样说的时候,所表达的意思都是乡村春晚是一个村庄的集体精神记忆,乡亲们爱看,因为这里有“最真的心和最动人的情”,因为“这是我们自己的春晚”。

  乡村春晚中也不乏村民自发排演的紧贴时代脉搏、颇显家国情怀的节目。“一带一路”“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美丽乡村”“全面小康”等内容时常出现在乡村春晚的舞台上,但观众看后竟无任何被说教的感觉,因为农民们自主进行创作,能够很好地将国家与乡村进行文化连接。让我记忆犹新的是2016年春节期间,我在浙江省缙云县官店村春晚现场,观看的婺剧小戏《老鼠娶亲》。这出妙趣横生的小戏的故事梗概是:城里老鼠托媒人做媒,迎娶乡下老鼠。城里老鼠接新娘的时候,跟新娘反映城里种种不“宜居”的生活状况:雾霾、交通、污染、安全等,于是两只老鼠决定留在乡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通过劳动过上幸福的生活。

  这出小戏从老鼠的视角对城市病进行的批评,表达了乡村新一代在城市生活经验基础上对乡土生活的新认知和自豪感。这种情感与认知,既没有回避当下城市中的问题,也不同于一些城里人思乡病式的浪漫想象,更不同于唱衰乡村的媒体叙事。当它以诙谐的形式,从农民口中,在农民“村晚”的场合,作出这样自信的乡土文化表达,鼓励村民投身到乡村振兴的伟大实践中,这恐怕是超出很多人想象的。

  凝聚村民情感、促进乡风文明的新载体

  举办乡村春晚的最初目的是为乡村群众提供娱乐,但在提供娱乐之外,乡村春晚的价值和意义也日益丰富起来。比如,村民自编自唱、自演自赏自办的“乡村春晚”聚人气、接地气,以娱乐的方式传播正能量,少了黄、赌、毒,少了打架斗殴,这对陶冶情操,凝聚人心,振奋精神,推进村民参与管理村庄的自觉性和主动性,都有着非同凡响的意义。

  而从观演村民的反馈看,无论是观众的如痴如醉,还是演员的兴奋雀跃,都彰显了乡村春晚作为新民俗在村民心目中的独特地位,表现出农民发自内心的一种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村民们就好这口儿,不看演出不算过年。”“可不是嘛,过去过穷日子,村民们都忙活着各自生计,如今生活富裕了,农闲时大伙儿聚在一起乐和乐和,唱唱戏,扭扭秧歌,别提多舒心了!”

  对于乡村春晚的在乡村文化生活中的意义,浙江省丽水市云和县文广新局的一位官员甚至认为,“乡村春晚管乡村村民一年的文化,策划三个月,排练三个月,演出三个月,回味三个月”。中国传媒大学教授赵月枝认为,如果从乡村春晚代表了一种以人为本的发展道路和生活方式的高度来看,此话并不夸张。

  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矛盾的必然要求”。在这一高屋建瓴的论断面前,在“新返乡”蔚然成风的新的时代风潮前,乡村春晚这个文化符号,的确是当之无愧地体现了农民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体作用,表达了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他们的文化自信,能够凝聚村民情感、繁荣农村文化、促进乡风文明、推动和谐新农村建设。乡村春晚这一“农民朋友自我创造、自我表现、自我服务的‘草根文化’”,如一双生花妙手,有力叩响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农”新乐章。

  乡村文化振兴大有可为,大有作为;乡村春晚乘风而起,成风化人。在这一意义上,正如有学者指出的,乡村春晚“让我们回望了过去又看到了现在,更重要的是还让我们对未来充满希望”。

  (作者:龚伟亮,系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稿件来自中国艺术研究院“青年文艺论坛”)

关键词:乡村春晚,文化,振兴责任编辑:芦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