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时评 > 时事快评

简政放权莫以“减政放责”代之

来源: 长城网  作者:储旭东
2018-02-12 08:47:51 
分享:

  调研中发现一桩荒唐事:中部某市强力推进简政放权,一个市辖区的农林水局只有6名工作人员,却承接了数十项业务,对接市里9个委办局。不久前,赶上8个上级部门同一天开会,他们不得不向区政府办求援,借两个人去参加会议。

  近年来,全国上下大力推进简政放权,那么何为“简政”,简言之是为了精简冗余机构、减少审批手续、革除不必要的流程,着力提升政务保障、优化审批服务;而“放权”则是为了均衡基层单位权小责大的困境,让基层有更多资源和权限,把该做的工作做实、将应尽的责任尽好。可以说,一切都要以放宽管理约束、提升基层动能、增强社会活力为支撑。

  随着“放管服”改革的全面推进,行政成本越来越低、办事流程越来越少、服务质量越来越优,办事群众焦急的等待少了,满意的笑容却是多了,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改革思想、创新理念早已经深入人心。但反观时下,依然有少数单位未能把握住改革理念的精要所在,甚至会错了意,误将简政放权理解成了“减政放责”,把不少责任、压力甩给基层,却把一些资源、资金截留下来,让基层有苦难言,无怪乎有基层干部会说,“我们是芝麻大的官、绿豆大的权、西瓜大的责任。”

  而对于个别“甩包袱”的上级单位而言,责任、压力卸下去了,自然要办的事情少了,确实“落得清闲”,但又不免产生两种“担忧”:一当面,担忧是否会给人留下“不担当”“无事做”的不良印象?另一方面,则是焦虑基层单位干不好、做不实,“板子”怕是还要打在自己身上?于是,为了避免“担忧”成为现实,以制表格、开大会为落实工作的手段,让基层同志忙上加忙、来回奔波;以责任书、考核制为督查工作的方式,让基层同志再忙也要确保工作做得好,有实效,将推进工作的有效手段悉数异化为“明哲保身”之举。如此一来,当真是“两全其美”,殊不知患上官僚主义“顽疾”、陷入形式主义“陷阱”。如此荒唐的“减政放责”,岂能让基层单位信服、怎会让人民群众满意?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行百里者半九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全党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伟大事业唯有通过辛勤的付出、无悔的担当、务实的作为方能有所建树,每一级机关部门、每一个公共机构都有各自的使命和责任,缺不得、躲不得,更乱不得。这就要求全体党员干部牢固树立鲜明的责任意识,勇于担当、敢于作为,遇事不避、遇难不让,尽全力把肩上的担子挑好,绝不能有“松松气”“歇歇脚”的想法。上级单位一定要理解基层、包容基层,不仅不能把应尽的责任、该担的压力卸给基层,甚至还要在资源、资金上给予基层更多倾斜,让基层有力可使、大有作为。各级组织纪检部门也当发挥好监督职能,对存在揽资源、卸责任的“问题”单位、“带病”干部要一查到底,用好提醒、函询、诫勉、问责等制度武器,倒逼思想行为的拨乱反正,保障简政放权这个好事做优、做实、做到位。

  简政放权莫以“减政放责”代之。唯有上下齐心、目标一致、携手共进,我们的担当作为才能“勇毅而笃行”,改革发展才能“蹄疾而步稳”,有力营造党员干部得力、人民群众满意、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良好氛围。(储旭东)

关键词:简政放权,减政放责,改革责任编辑:芦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