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时评 > 时事快评

“高校教学质量国标”是导向也是纠偏

来源: 长城网  作者:丁恒情
2018-02-02 08:55:46 
分享:

  日前,教育部发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下称《国标》),我国高等教育领域有了首个国家标准。《国标》涵盖92个本科专业类、包括目前587个本科专业。《国标》以学生为中心,专门增加了“学生发展”的章节,其中“招生”提出“关注学生群体的多元性”,“毕业和就业”则提出“就业平均率”等内容。

  在人们的印象中,大学是一个拥有多元化、个性化的选择空间,学习考核方式也相对宽松、柔软。也正因为如此,“中学拼命学,大学尽情玩”成为一种错乱的价值认同,导致部分学生不把学业当一回事,放松了对专业能力和综合素养的提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读大学俨然成了“轻轻松松的事”。殊不知,在大学校园里贪图安逸,大学生难免会遭遇就业市场的“滑铁卢”。

  《国标》传递的价值认同将扭转“严进宽出”尴尬现状。从报道中不难看出,《国标》不仅涵盖了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目录中全部92个本科专业类别,而且从专业范围、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师资队伍、教学条件等八个方面的内容提出了明确要求,甚至不少专业类还设定了具体的量化指标。这一系列务实的举措,既为各高校改进教育质量提供了遵循,也有助于促使学生们提升对学业的价值认同。

  教育不仅是知识、经验、技能的传授,也是文化认同的塑造、价值追求的引导。《国标》的初衷,在于倒逼大学生将更多时间和精力放到学习上,提升专业能力,涵养综合素质,实现多元化、个性化发展,从而更好地完成学业。更为关键的是,《国标》突出以学生为中心,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真正实现了从“教得好”向“学得好”转变,为那些喜欢得过且过、热衷投机取巧的大学生敲响了警钟。

  在一个改革与创新的时代里,随着产业升级和发展模式的迭代,经济社会的发展要获得足够保障,人才红利愈显重要。前不久,媒体报道,武汉、长沙、成都、西安等10多个城市上演“抢人大战”,从购房优惠、安家补贴,到用编制留人,更或者直接发放现金补贴……这些拼诚意、拼力度的政策“红利”,其背后彰显的“人才之争”值得每一个在校大学生深思。试想,一个不把学业当一回事,知识、能力、经验储备不足的大学生,又会得到多少用人单位的青睐?

  总之,高校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既是一种导向,也是一种纠偏。这也提醒我们,大学是一个新的竞赛场,如果怠慢停歇下来,如果依然自以为是,难免会遭遇就业市场的“滑铁卢”,待进入职场的那一刻悔之晚矣。因此,只有不断进行知识、经验、能力的储备,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化资本,大学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才能拥有更多、更好的机会和待遇。(丁恒情)

关键词:高校教学质量国标,改革,创新责任编辑:芦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