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印斌
最近,乡村教育再入视野。
先是“冰花男孩”刷屏。云南昭通男孩王福满在零下9摄氏度的天气下,步行一个多小时,走了4.5公里山路去上学,到校后,头发上结出了“冰花”。
然后是昨天晚上,2017马云乡村教师奖颁奖典礼在三亚举行。当天中午,马云还举办了一个午餐会,与80余位国内知名企业家共同探讨如何改善乡村教育的问题。马云希望企业家们都能参与到晚上、提升乡村寄宿制学校的行动中来,为学生提供舒适便利的宿舍、食堂、卫生设施,不要总在山路上奔波。
马云说:“只有乡村教育强了,教育才真正强;只有农民发生变化了,农村发生变化了,中国才真正发生变化。”
很多人看到“冰花男孩”的故事后,感动得落泪。事实上,像“冰花男孩”这样的例子太多了,不只是在云贵川的大山里,在湘西、鄂西、秦巴山区、燕山太行山乃至黄土高原,很多地方都散落着辛苦上学的小男孩、小女孩。从家门到校门,在城里人看起来很简单的事情,农村的孩子们居然要奔波一两个小时,而这却是每个孩子每天必修的功课。
尽管仍有那么多的乡村学校因陋就简坚持办学,有那么多乡村教师勉力支撑着。然而,一个老师,十几个孩子,三四门功课,五六个年级,孩子们很努力,老师也很辛苦。这样的教育尽管不无温暖、相当励志,也值得尊重,但最终的实际效果却并不理想。
这种低层次、低质量的农村教育,亟待完善与提升。孩子们不仅要有学上,还要有好的学上。解决教育领域的这种城乡不均衡、不充分,本来就是当下教育面临的严峻课题。如果我们七八岁的孩子,从一入学就面临着教育的不公平,那就永远没有机会。而乡村教育的脱贫,应该是中国农村脱贫的先决条件。
那么,如何改善当下乡村教育的现状?在经历了三年“马云乡村教师计划”、获得了中国基层教育状况第一手“素材”的基础上,马云提出了“乡村寄宿制学校提升”这一构想。去年11月,项目试点已在贵州省晴隆县茶马镇大田小学和贵州省黎平县寨头民族小学启动。
该项目首先关注学生的生活学习、课余活动、交通安全等问题,为学生提供舒适便利的宿舍、食堂、卫生设施。与此同时,特别注重帮助学校建立科学有效的教学管理系统与培训,关注教职工的提升与发展机会等,引导教师和校长转变理念、提升能力。同时,乡村寄宿制学校的校车、管理、服务等需求,也为当地提供了工作岗位。
事实上,在欧美,寄宿制学校已经十分成熟,完全可以拿过来借鉴。可以说,寄宿制或可作为乡村教育整体提升的一个枢纽和契机。抓住了、提升了,则乡村教育就会逐渐进入另一个天地。
如果说希望小学是解决乡村孩子的校舍问题,那么今天的乡村寄宿制学校,就是要解决他们的上学、住宿、陪伴问题。这不仅仅是希望小学的一个“升级版”,而主要是出于对现实情形、社会需求的一种积极响应。我们的孩子不能只是满足于能够接受教育,还应该接受更完善的教育。
随着时代的进步,技术的突飞猛进,未来农村的发展自然不能自外于时代大势。眼下这些乡村孩子们,不管是进城,还是留在乡村,都需要有足够的知识本领,这个问题不解决,不仅农村脱贫会出现代际曲折,也会影响整个社会的人才质量。
当然,让农民完全接受乡村寄宿制学校,也需要相应的配套措施。首要的问题就是要保障低费用,农民收入不高,如果寄宿费用太高,很难负担得起。其次则是要完善管理,孩子小,自理能力差,如果管理跟不上,同样也会影响家长的积极性。而所有这些问题,企业家完全可以参与其中,提高乡村寄宿学校的公益性。
每一个孩子都会长大,都会进入社会,他在社会上的表现,很大程度上反映并取决于他的初始教育。从这个意义上讲,乡村教育不仅关乎个体的上升,也关乎中国农村的提升,关乎这个国家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