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库 > 专题新闻

我们有信心,黄土正在变成金
——二论总书记给阜平留下了什么

来源: 长城新媒体  作者:高永维
2017-12-29 09:58:00 
分享:

  ●渤海潮

  2012年岁末,阜平县落了一场大雪。不过,就是在那样的冰天雪地里,当地的干部群众却感受到了如春般的温暖。那年的12月29日至30日,习近平总书记将阜平县作为“访贫”首站,冒着严寒看望困难群众,共商脱贫致富之策。全国决胜决战脱贫攻坚的号角,也由此从阜平吹响。

  在那次重点看“穷”的考察调研中,习近平总书记勉励当地干部群众:“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五年来,这句话被刷写在骆驼湾村、顾家台村街道的墙壁上,被阜平县的每一位干部群众牢记在心里,更被一点一滴落实于脱贫攻坚的实践中。全县贫困人口从2013年的10.81万人下降到2016年的3.57万人,贫困发生率由五年前的超过50%有望降至今年的10%,这就是阜平人向总书记交出的脱贫攻坚答卷,这就是让黄土变成金的人间奇迹。

  黄土变成金,源于总书记给阜平留下的脱贫信心和决心。阜平县属于老区、山区和贫困地区“三区合一”,这里曾经是晋察冀边区政府所在地,曾经为中国革命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可是由于“九山半水半分田”的恶劣环境,长期以来这里并没有拔掉“穷根”,老区人民还在过着苦日子。因为久陷于贫困,当地干部群众脱贫信心不足,“等靠要”的思想客观存在。恰在此时,习近平总书记深入阜平考察,他饱含深情地说:“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极大激发了老区党员干部和群众的斗志,树立起了向贫困宣战的坚定信心和决心。从那时起,20多万阜平干部群众以汗水和泥,用苦干和实干精神,硬是走出了一条老区新路。

  黄土变成金,源于总书记给阜平留下的正确的脱贫思路。信心有了,具体怎么干依旧是个难题,脱贫路要是一旦走偏了,脱贫攻坚的效果就可能要打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理清思路、完善规划、找准突破口。阜平县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宜开发生态旅游则搞生态旅游,食用菌、林果等产业发展起来了,农家乐、乡村游筹办起来了,家庭手工业有序组织起来了。与此同时,阜平县还在易地搬迁、教育培训、医疗保障、社会兜底等方面打出一套脱贫攻坚“组合拳”,坚持“多条腿”走路,将精准扶贫落到实处,贫困群众脱贫走上了一条捷径。

  黄土变成金,源于总书记给阜平留下的内生动力。总书记强调,“如果凭空救济出一个新村,简单改变村容村貌,内在活力不行,劳动力不能回流,没有经济上的持续来源,这个地方下一步发展还是有问题。”阜平县时刻谨记这一点,坚持“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不断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党员干部带头实干苦干,贫困群众全身心参与其中。当精准扶贫不再是政府一头热,当贫困群众不再“等靠要”,当“要我脱贫”转化为了“我要脱贫”,当所有人都主动作为、干劲十足,脱贫攻坚就积聚起了磅礴力量,脱贫路上的困难险阻也就被逐一跨越。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坚定“黄土变成金”的信念,五年来阜平县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翻了一番,建设完成了533.5公里通村公里,解决了17.3万人饮水安全问题……这是一个热火朝天的阜平,这是一个热流奔涌的阜平,这是一个热气腾腾的阜平,这是一个充满希望和幸福的阜平。

  五年光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一瞬,在阜平的发展中却是永恒。五年前,那条总书记在凛冬中走过的乡间小路,如今已变成平坦开阔的柏油马路;五年前,那些总书记在寒风中握过的粗糙双手,如今已成为支撑脱贫攻坚的遒劲力量;五年前,那句总书记“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的勉励,如今已成为阜平人幸福生活的真实写照!

  阜平只是一个缩影。五年间,在总书记的亲切关怀和殷殷嘱托下,河北省平均每年减贫100万人,广袤无垠的燕赵大地上,很多贫困地区正和阜平一起,发生着翻天覆地的改变,演绎着“黄土变成金”的脱贫传奇,向着全面小康阔步前进!(执笔:高永维)

关键词:阜平,脱贫,小康社会责任编辑:芦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