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快到了,几乎每个人都对未来充满了憧憬,期待一天会比一天好,但愿大家都能梦想成真。不过,对于那些经常出入五星级酒店的人来说,看到下面这条新闻,也许会感到恶心想吐——华商报报道,哈尔滨3家五星级酒店居然用泛黄的马桶刷来刷茶杯、拿浴巾蘸马桶水来擦地。
类似的事情,在2017年,好像出现了好几起。远的不说,今年9月,北京几家五星级酒店就曾被爆出不换床单、不擦马桶的丑闻。
终于,在监管者、经营者与员工的共同不懈努力下,“高档”二字被硬生生地赋予了新的含义——龌龊。
用马桶刷刷茶杯,这样的五星级酒店,看似光鲜,实际上,能比路边的“小旅馆”干净多少?
此时,平日里对五星级酒店可望而不可即的人们也许会心生窃喜:原来那些非富即贵者经常出入的场所居然这样,哈哈哈。且住!五星级酒店尚且如此,平头百姓们打交道最多的“中低档”场所,与人家相比,岂不可能更差?
问题来了:外出就餐、住宿,我们还能相信谁?
当然,多数是好的。问题是:谁是“多数”?
在呼吁业界良心、重面子更重里子、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服务质量的同时,希望监管部门能对这些涉及卫生、影响健康的现象来一场“一个都不能少”式的检查,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长效机制,并调动公众举报的积极性,问题一经查实,便毫不犹豫地予以“严肃处理”。给公众一个交待:凡是正常营业的,都是干净卫生的!
监管部门理应有承诺、敢担当,否则,“监管”二字岂不打了折扣?
事实上,即使监管部门严格履责,依法依规开展工作,面对类似“小问题”,开出的“处罚”恐怕也会让财大气粗的商家感到“不疼不痒”。更有甚者,可能会摆出一副“自认倒霉”的嘴脸,祭出“大家都是如此”、“其他人家可能更差”的流氓逻辑,遮遮掩掩,不思悔改。
一方面,希望能够完善法规,进一步加大处罚力度,让问题商家付出难以承受的代价,另一方面,希望包括舆论监督在内的各个方面能够增强监督合力,通过消费者“用脚投票”,让市场给其毁灭性打击。
在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五星级酒店等“高档”“高端”消费场所,理应率先实现高质量服务,面对“用马桶刷刷茶杯”这一现象,请五星级酒店出来解释一下:什么叫“五星级酒店”?(郭庆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