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太行山深处的阜平,是习近平总书记牵挂的地方。2012年底,总书记专程来到这里看望困难群众,共商脱贫致富之策。5年弹指一挥间,20多万阜平干部群众汗水和泥,苦干实干,让这个老区、山区、贫困地区“三合一”的地方焕发出勃勃生机。
在中国反贫困斗争的时代坐标上,河北省阜平县有着特殊含义。这里是革命老区,是当年晋察冀边区政府所在地,也是全国重点贫困县。这里有的是我国北方山区最贫瘠的“九山半水半分田”的自然条件,全县除了10多万亩水浇地,剩下的大都是用石头块垒在山梁上的“薄田”。靠什么脱贫、怎么脱贫,一度成为摆在20多万阜平人民面前的巨大考验。5年前,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阜平考察扶贫开发工作,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帮助困难群众脱贫致富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分类指导、因势利导,推动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加快发展。这就为阜平乃至全国各地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提供了根本遵循和明确方向。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脱贫攻坚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大难点。总书记到阜平探访“真正的贫困”,贫困问题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也使顶着国家级贫困县帽子多年的阜平迎来了脱贫新机遇,一场轰轰烈烈的“脱贫运动”在阜平展开,但以往扶贫面临的困境依然存在:政府制定项目,农户被动接受。简单输血之后,后续支持缺失,项目水土不服后,导致返贫。那么,如何才能找对脱贫致富的路子,进而有效避免以前脱贫遭遇的怪圈?值得关注和深思。
脱贫攻坚重在“精准”,要把“精准”贯穿脱贫攻坚的全过程,用“绣花”功夫谋划推进产业,以问题导向倾力改善民生,增强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实现群众多渠道创收增收。五年来,阜平县坚持因地制宜,注重精准发力,精铺脱贫路,精建新民居,精心惠民生,贫困人口从2013年的10.81万人下降到2016年的3.57万人,贫困发生率由五年前的超过50%有望降至今年的1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6542元,比2012年翻一番,比全国贫困地区平均水平高2.1个百分点。这组数据的背后,是阜平决战贫困的勇猛冲锋,这种脱贫模式被新华社记者称为“革命老区脱贫攻坚的‘阜平探索’”。
革命老区脱贫,难就难在基础设施薄弱、人才资金匮乏,但最根本的,还是难在发展思路的落后。阜平贫困人口大多集中在农村,全县扶贫的重点历来是如何帮助农业人口实现脱贫。“阜平探索”成为革命老区脱贫致富的样本,关键在于找对了扶贫路子,成功探索出“政府+企业+农户”的脱贫攻坚模式,用现代农业发展方式大力发展食用菌、林果等产业,让贫困户变成现代化农业生产链条中的一环,分享到了市场经济的红利。以骆驼湾村为例,穷就穷在靠天吃饭的自然条件,穷在缺乏致富门路。在这次“阜平探索”中,阜平县立足当地得天独厚的条件,找准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致富路子,大力发展食用菌种植产业,让村民告别了千百年的贫困。2012年该村608口人中有428人为贫困人口,经过各级帮扶和干部群众艰苦努力,目前还有贫困人口16户33人,贫困人口减少九成,这无不说明,只要扶贫路子找对了,就一定能够开掘富源、力拔穷根。
毋庸置疑,脱贫攻坚的根本目的就是让乡亲们脱贫致富,早日过上好日子。当前,脱贫攻坚已经到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所面对的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打好脱贫攻坚战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五年来,河北省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在“阜平探索”形成和辐射带动下,坚定信心,因地制宜,找对路子,精准施策,想新招、出好招、用实招,集中优势兵力打攻坚战,做到真扶贫、扶真贫、真脱贫,平均每年减贫100万人左右,贫困发生率从2013年底的9.84%下降到2016年底的3.89%,贫困群众生活水平明显提高,贫困地区面貌明显改善,以决战决胜之势,坚决打赢精脱贫攻坚这场硬仗,让贫困群众的获得感更加充实。(执笔:刘凤敏)
(本系列评论到此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