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音

塞罕坝的行动属于世界

来源: 人民日报  作者:李洪兴
2017-12-11 09:00:52 
分享:

  “获得2017年第二个激励与行动奖项的是中国的塞罕坝林场,他们将退化的土地变成了绿色的天堂。”近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将“地球卫士奖”授予塞罕坝林场建设者,以表彰他们变莽莽荒漠为郁郁林海的功绩。

  55年来,从一棵松到百万亩林海,从最初的369人毅然上坝到三代人传承不息,塞罕坝人将荒山沙地变成绿水青山,创造了令世界为之惊叹的奇迹,用了不起的变化成就了“生态文明建设范例”。今天,站在高处俯瞰塞罕坝林场,很难想象当年“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是怎样的一番景象。作为联合国系统最具影响力的环境奖项,“地球卫士奖”不仅是对塞罕坝人的肯定,也生动诠释了中国是“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

  一名英籍记者在塞罕坝采访时感慨:“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是中国的基本国策,塞罕坝成为中国人致力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缩影。”塞罕坝葱郁的林木,映照着中国矢志不渝的绿色行动。新增造林年均超过9000万亩,治理沙化土地1.26亿亩,水生态得到修复,大江大河干流水质稳步改善……回首过去极不平凡的5年,绿色始终是中国发展的底色。中国在环境治理方面勇担责任、不懈努力,收获了巨大成绩。当绿色发展更好融入现代生活,经济建设与生态保护形成了良性互动,美丽中国的画卷也因此不断舒展。

  “中国的奋斗,就是全人类的奋斗”,加强生态建设、保护自然环境,也是在为人类文明作贡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曾发布专项报告,向世界介绍中国在生态保护方面的经验。以应对气候变化为例,相较于有的国家退出气候变化巴黎协定,中国积极的态度始终坚定不移。除了植树造林,仅消耗臭氧层物质的淘汰量一项,中国就占发展中国家淘汰总量的50%以上,成为对全球臭氧层保护贡献最大的国家。翻开十九大报告,无论是将“美丽”纳入现代化强国目标,还是以“生命共同体”阐释人与自然的关系;无论是强调打赢蓝天保卫战、污染防治攻坚战,还是重申参与全球环境治理、落实减排承诺,无不表明中国将一如既往“百分之百承担自己的义务”。

  生态文明建设,“不是别人要我们做,而是我们自己要做”。来自中国的环保理念、环保经验,也在世界范围产生广泛影响。在非洲,由中国企业承建的蒙内铁路穿越察沃国家公园,为了降低对野生动物的影响,专设了14处野生动物通道,赢得国外媒体评价“中国在非洲造的铁路,连长颈鹿都很满意”。印发《“一带一路”生态环境保护合作规划》,设立“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基金,重点支持各国环保及绿色产业项目……借助“一带一路”建设,生态文明领域的国际合作也日新月异。

  印第安人有个传说,是树木撑起了天空;如果森林消失,天空就会塌落,自然和人类就一起毁灭。塞罕坝林海属于中国,而中国的环保行动则属于世界。遵照习近平总书记所要求的,始终“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人人争做“地球卫士”,一个更加可期的美丽中国必将渐行渐近。(李洪兴)

关键词:塞罕坝,地球卫士,生态文明建设责任编辑:芦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