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人手一机”成为常态,高举各色旗帜的学习类App便喷涌而出。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一些学习类App在“科技改变学习”的“动人”理念下,在某些角落中也隐匿着“垃圾”,这种现象也许并不普遍,但是当使用者是几岁、十几岁的孩子时,哪怕少量的“污垢”也会对他们的成长产生不利影响。
美芽:学习类app涉黄方式可谓是费尽心思,甚至不惜为“小黄文”打上优秀作文的标签;英文对话时出现的露骨词汇;答题时弹出的黄色广告等等,严重威胁了莘莘学子的身心健康。甚至其中有学校认证的app,也不能幸免。尤其某些app其中的游戏奖励机制,让学习变了味,甚至有学生为了得到名次和奖励,不惜作弊抄袭。此类问题的日益显露,揭发了学习类app的阴暗角落。为了广大学子的身心健康,整治问题软件刻不容缓。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更多的污垢隐藏在阴暗面,等待着将魔爪伸向天真的孩子。意识到问题后,我相信随着社会各界的一起努力,最终会将这魔爪消灭。
杨莉:通过学习类app完成学校的作业,其本身顺应了时代的发展,但其中哪怕少量的“污垢“也会对中小学生的成长产生不利的影响,学习类app良莠不齐是当前我们必须面对和解决的现实难题。一方面,app的开发、推广和运用已经完成了其探索的发展阶段,接下来app市场应该形成一个规范的发展格局,通过自身不断的调整和完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动app市场尤其是学习类app的规范化发展;另一方面,相关部门应该加大对“藏污纳垢”类app的惩处力度,着力清扫app市场中的“污垢”;同时,建立健全相关规章制度,妥善运用“有形的手”,把好学习类app的“准入关”,还学习类app一个“风清气正”的应用环境。
苗凤军:学习类App出现了严重的问题,教育部门应该重视了,家长应该重视了,网络监管部门更要重视,应该对所出现问题进行治理。网络监管部门对于发现的问题,要按照互联网相关的法律法规落实自身的责任。学校对于学生应用学习类App行为要积极参与,要让学生在使用过程中,做到有选择性。对于一些低级年轻的学生,学校可不必要求学生应用学习类App,毕竟他们年龄小,玩心重,对网络认识还存在着很大的问题,根本分不清信息的好与坏,尤其是思想方面还不能做到约束自己,对于外面的世界相当新奇,因此,要尽量少用。只有对应用学习类App行为加以重视,解决这一问题就不会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