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您当前的位置 : 长城网 >> 渤海潮 >> 长城微评

为“赢在起跑线”,如此“抢跑”妥不妥?

来源: 长城新媒体 作者:吴玲 田小典 乔薇 2017-11-07 08:46:49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长期以来,“教育焦虑”都围绕着中国家长和孩子。因为要“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所以不辞辛苦培训、不惜人力陪读、不惜成本择校;一线城市的一些家长为了“抢跑”,甚至把“幼升小”准备期提前至幼儿园中班,或是将孩子送到“不论学费、名额主要靠抢”的教育培训机构。“抢跑”究竟是先见之明还是浪费时间?家长应该怎样决定教育的节奏?

  吴玲: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在父母“不输在起跑线上”的高期望值下,孩子们陷入了一种可怕的“囚徒困境”,他们的天性被扼杀,他们的幸福被绑架,被动地像陀螺般被家长和社会教育环境“抽打着”旋转。适当的“抢跑”对于培养孩子协调能力,锻炼耐性以及战胜困难的能力是有好处的,应根据自家孩子特点,通过兴趣班让孩子的特长和个性充分张扬,才有利于其健康成长。但凡事当有度,要根据孩子的兴趣,千万别把家长的一厢情愿强加在孩子身上,否则让兴趣班毁了孩子的“兴趣”,“拔苗助长”,适得其反。

  田小典:实际上,并不是所有的孩子在起跑线上“抢跑”了,便能够真正赢得人生。年轻家长们对自己孩子客观认识不够,期望值过高,热衷于拔苗助长,往往是“人家报了6个培训班,我至少报5个,报少了,孩子学得就少,就输在起跑线上了”。正在抱着这样的心态,让孩子穿梭于各种培训班,奔波在各种培训班的路上,而自己也在不断的焦虑中感慨教育之昂贵。教育“抢跑”只会成为恶性循环,让孩子感受到学习的沉重,让家长感受到生活的沉重,让教育部门感受到不可承受之重。

  乔薇:一个孩子是否能早日成才,除了提供教育平台外,还和孩子兴趣及先天因素有一定联系,即使家庭经济条件满足“抢跑”的需求,家长也要尊重一下孩子的意愿,对于孩子感兴趣的教育,家长可以提早提供“抢跑”平台,但是如果孩子不感兴趣或是能力不足,即使被放在“抢跑”线上,孩子将来也不一定有多出色。对于孩子的成才教育,相比“抢跑”,家长更应注重孩子的自然成长,学习成绩不能代表所有,孩子的身心健康、兴趣爱好同等重要。

关键词:起跑线,抢跑,教育

责任编辑:芦静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