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您当前的位置 : 长城网 >> 渤海潮 >> 专题库 >> 专题新闻

【十九大回声】从“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看发展理念嬗变

来源: 长城新媒体 作者:杨维兵 2017-10-25 09:12:00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此前对社会主要矛盾的标准表述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从“物质文化需要”到“美好生活需要”,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到“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虽然只是变了十多个字,背后却是执政方式的转变、发展理念的嬗变。

  确定“1981版”社会主要矛盾时,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之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还很落后,物质非常缺乏,很多想买的东西都买不到。当时的社会形势决定了我国要全面加强经济建设,“不管黑猫白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非常迅猛,中国已成为世界瞩目的制造大国,各类商品琳琅满目,社会发展已进入新的境界。与此同时,三十多年快速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等问题已成为新的社会问题,很多人的生活已很富足,但还不美好。同时,由于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等方面的影响,东西部发展也非常平衡。十九大报告确定新的社会主要矛盾,非常契合我国现阶段的发展实际。

  新的社会主要矛盾确定后,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方向将进一步进行调整,不再是“黑猫白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而是“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一些污染企业将被彻底淘汰,一些落后产能将慢慢消失。当然,污染治理、生态文明建设只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美好生活需要”的一个方面,还有“衣、食、住、行”等很多方面都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

  事实上,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经开始转向,党中央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已经在全国各地生根发芽。各级党委政府已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了更加突出的地位,融入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在具体工作中,相关部门已改变地方领导干部考核体系,不再以“GDP”论英雄;建立了损害生态环境终身责任追究制,给各级领导干部带上“紧箍咒”;建立了领导干部离任生态审计制,将生态文明建设由“软任务”变成“硬指标”;全面加强环保督查,彻底打消一些地方一些领导干部的侥幸心理……

  社会主要矛盾的调整与确定,是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境界后做出的重大正确判断,它将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转折点,指引着全体党员干部进一步深入转变发展理念,具有非常强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必将里程碑式的载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史册。(杨维兵)

关键词: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发展理念

责任编辑:芦静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