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网观天下】收藏种子·企业家精神·通讯录里的子女
万事有规皆可循, 胡行岂能渡乱云。 机遇来临莫放手, 时过境迁空落群。 列位,包括你我,每个人都终将离去。司马迁有言:人固有一死。诗人臧克家曾称: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今天,我们说的这个人就已经离去,但,他收集的种子依然活着。南方都市报报道,一位名叫钟扬的植物学家在出差途中遭遇车祸,不幸离世。 这位钟阳可不简单,15岁便考入中国科大的少年班,36岁便成为复旦大学的教授和博士生导师。他从事的工作也非常有意义——收藏种子,研究生物的多样性。 “我们猜测一下,一百多年后,大家发现有一种植物具有抗癌作用,但这种植物却因为气候变化等因素已经消失了。那时候,如果人们发现有一个收藏种子的罐子,这个植物不就恢复了吗?” 一个多月前,钟扬在演讲中如是说。 一个有才气有理想有追求有成就的人,就这样走了。在我看来,钟扬的一生足够精彩,令我这个同样年已半百的60后望尘莫及。虽然难以与人家比肩,但可以用这篇小文来纪念他,是我的责任与荣幸。世事无常,他的逝去,留给我们的启示有很多,其中,很重要的一条是:珍惜当下,活出精彩。 同样可以用“有才气有理想有追求有成就”来形容的,是企业家群体。在我看来,这个群体,是市场经济中最具活力和创造性的弄潮儿,是经济活动的重要主体。改革开放以来,一大批优秀企业家在市场竞争中迅速成长,为积累社会财富、创造就业岗位、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增强综合国力作出了重要贡献。 新华社报道,《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的意见》近日公布。这是中央首次以专门文件明确企业家精神的地位和价值。 毫无疑问,这是对企业家群体新的肯定与鼓励。 不必讳言,关于企业家的评价,一直存在着不同声音。尽管企业家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早已被全社会所公认,但“原罪”之类的质疑却从未停息。在十九大即将召开之际,中央提出弘扬企业家精神,实际上是再次宣示了对企业家群体的保护与呵护,其意义不可小觑。 在当代中国的语境中,弘扬某种精神,属于非常高规格的一种表扬。这种被弘扬的精神,将成为一种主流精神,值得全社会共同学习。 当今中国,什么是企业家精神?《意见》给出了明确答案:爱国敬业遵纪守法艰苦奋斗;创新发展专注品质追求卓越;履行责任敢于担当服务社会。 当前,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已进入关键期,快与慢,成与败,关键因素之一就是企业家精神能否继续得到尊重与弘扬。正如新京报评论所说,只要企业家精神充盈,供 给侧改革乃至中国经济转型就能顺利成功。 《意见》的出台,为企业家们营造了干事创业、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一定会激发出整个社会的创造和创新活力。 作为一名长期与企业家打交道的媒体编辑,我的手机通讯录里,有许许多多企业家的电话号码。与他们的接触中,时常获得感动、受到启发。我惦念他们,每每看到与他们企业相关的信息,都会在第一时间告诉他们。其实,最惦记的还是年迈的父母。通讯录里,“父母”二字一直被放在最显眼的位置。 羊城地铁报报道,近日,一篇题为《空巢老人:你爸瘫痪躺在地上,而你却在通讯录里 》的文章被四处转发:一位65岁的阿姨在照顾老伴需要帮助时,却没有办法唤来孩子的帮忙。 说实话,作为一名父母均已七老八十的儿子,这是我最担心最不愿意让它出现的一幕。 如果人生在世,难免生病,我祈愿:父母需要的时候,我能在待他们的身旁。 对不起,写到此处,我的眼圈热了。 子女生病时,身为父母,宁愿病痛的是自己。父母老了,子女替代不了他们的病痛,却至少应该用一句话、一个眼神甚至默默的陪伴来舒缓他们的心情。 然而,为了谋生,为了发展,无数的子女不得不远离父母,远走他乡。 没有哪位父母愿意给自己的孩子增添麻烦,即使病了,即使倒了,他们依然在给孩子报着平安。 没办法,即使将老人接来同住,日复一日的上班、加班,又怎能时刻陪在他们的身旁? 能做的,唯有尽量多地抽时间回家,尽量多给他们打电话。 哪个不是父母养,换位思考赢人心。希望相关机构能多想一些办法,让更多的人不离乡便可实现自我发展,让更多远离家乡的人不再为了父母得不到及时帮助而悔恨。 我幸运,有一双父母让我牵挂。 正是: 父母高龄子担忧, 日思梦想把心揪。 创业创新增活力, 弘扬精神写春秋。 一网观天下,下期再见。(郭庆敏) |
关键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