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您当前的位置 : 长城网 >> 渤海潮 >> 专栏 >> 河北这五年

[河北这五年]“愚公故事”暖心亦促行

来源: 长城网 作者:高永维 2017-07-29 14:03:45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十八大以来的五年,是发展成就卓著非凡的五年,是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的五年。在党的十九大即将召开之际,各大媒体集中报道五年来的发展成就,鼓舞人心、提振精神、激励作为。在笔者所读过的诸多报道中,一则关于邯郸市涉县后牧牛池村百名老人修路的故事,久久萦绕在笔者的心头,让笔者充满着感动、感受着力量。

  后牧牛池村位于太行山深处的崇山峻岭之间,这里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有着别具特色的梯田,可是因为道路的不通畅,村里群众的日子并不富裕。为了打通一条路去耕种山上的田地,从2015年12月开始的3个多月时间里,村里的100多位留守老人劈山开路、凿石垒堰,硬是钎凿锤击修出了6100米的“愚公路”,唱响了荡气回肠的“脱贫志气歌”。这些老人年龄最大的78岁,年龄最小的也在50岁以上,明明已经有些力所不及,却偏偏还要立下愚公之志,这样的老人实在可亲可敬、可叹可佩!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五年间,党和政府为了这个目标竭尽全力,尤其是脱贫攻坚工作力度空前。面对党和政府的大力扶持,面对一项又一项的政策利好,贫困群众是应该一味地等靠,还是要积极行动起来脱贫,后牧牛池村的老人无疑给出了最好的答案。村里的年轻人外出打工,老人们守着田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解决温饱也应该不成问题,可是为了过上更好的日子,为了解决村里未来的发展问题,年过半百的老人却拿出了小伙子的干劲,这着实值得钦佩也必须要大大点一个赞。

  老人们修通的是一条路,打开的却是富裕的大门。有了路,村里的致富经就好念了。花椒、核桃、柿子、金花葵能卖得出去,外地的游客也能进得来,村民搞生态农业,发展农家乐,2016年就实现了人均年收入4000元以上,这就是一条路的神奇所在。更让人欣慰的是,“后池百老”不等不靠修脱贫路的事儿感动了整个邯郸,这里被作为了邯郸市首届旅发大会的分会场,当初这条作为农耕路来修的只有3.5米宽的路,现在正在被建成旅游观光路,这必然使后牧牛池村踏上发展的快车道。

  老人们的功绩绝不只在于修通了一条富裕路,与此同时传递出来的艰苦奋斗、敢于拼搏的精神更是难能可贵。一群年过半百的老人都能干成一件困难极大的事,这必然激励那些比他们年轻的人不放弃、敢作为,必然会使各行各业、不同领域,书写出新的故事和传奇。因为,这其中是榜样的力量,是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激励无数人前行的不竭动力。

  我们应该为后牧牛池村老人的行为感动,我们更应该像后牧牛池村老人那样行动。不管有多少困难,不管面临多少险阻,为了更美好的日子不惧艰险,最美好的日子一定就会在努力中来临!(高永维)

关键词:后牧牛池村,老人,修路

责任编辑:芦静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