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您当前的位置 : 长城网 >> 渤海潮 >> 热点推荐

美丽塞罕坝|一棵松何以长成百万亩绿海

来源: e观沧海微信公众号 作者:边建军 2017-07-11 09:55:47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一弯深深的碧绿,像一只展开双翅的雄鹰,紧紧地扼守在内蒙古高原黄色的浑善达克沙漠南缘。这一弯绿色,就是塞罕坝!这里傲然生长着世界面积最大的人工森林。

  塞罕坝,是蒙汉语的合璧,意为美丽的高岭。位于承德市围场北部。清朝康熙皇帝在此设“木兰围场”。后因清王朝的衰败,1863年对塞罕坝开围放垦,森林植被严重破坏。后又遭受日本侵略者的掠夺采伐和连年山火,新中国成立之初,这里原始森林荡然无存,化为“飞鸟无栖树、黄沙遮天日”的高原荒丘,浑善达克沙地不断南侵让其沦为茫茫荒原。1961年10月,时任林业部国营林场管理总局副局长刘琨带队在人迹罕至的塞罕坝进行了3天踏查,发现东部荒原上顽强挺立的一棵松,成为松树可在这里成活的科学见证。1962年春天,原林业部紧急从全国18个省市的24所大中专院校调配127名毕业生,和当地242名干部工人一起,组建塞罕坝林场,号令向沙地进军。55年后的今天,塞罕坝已经彻底改变了模样。塞罕坝人到底种了多少树?如果把人工林按一米的株距排开,可绕地球赤道12圈!

  一棵松何以长成百万亩人工绿海?能让一项事业薪火相传的,必是一种真精神。塞罕坝林场几代人将一棵松变成林海的故事,展现的正是这种精神。

  这是艰苦奋斗炼就的。从茫茫荒原,到人工林海,从风沙漫卷,到天蓝地绿,塞罕坝半个多世纪的生态变迁,是一部艰苦奋斗的绿色传奇。塞罕坝机械林场平均海拔1500米,极端最低气温零下43.3摄氏度,年均气温零下1.3摄氏度,年均积雪7个月,年均6级以上大风天数76天。就是在这样的恶劣环境中,塞罕坝人啃窝头、喝雪水、住马架、睡窝棚、钻地窨子,以苦为荣、艰苦奋斗、迎难而上,在流沙中植树,在荒漠上建设,斗严寒抗冰雪,成就了今天的墨绿林海,创造了史无前例的绿色奇迹。向塞罕坝人学习,就要学习他们勇挑重担、苦干实干,只为成事想办法、不为困难找理由的奋斗精神,心无旁骛、百折不挠,扎实干好本职工作。

  这是甘于奉献淬就的。面对为首都阻沙源的神圣使命,塞罕坝几代人把奉献写到生命的旗帜上。他们中有放弃参加高考上大学的机会,毅然参加到塞罕坝植树造林的队伍中来的“六女上坝”;有临终将自己梦想托付给塞罕坝的曹国刚;有为完成越冬防火瞭望工作而终身与轮椅相伴的孟继芝;有第三乡林场森保股股长朱凤恩苦苦寻觅不同虫害的最佳防治时机、最佳防虫药品,摸清了坝上常见害虫的习性;有用爱为塞罕坝添色彩的“林二代”闫晓娟……正是这些奉献者们,才换来了茫茫高原上无言矗立的“千棵松”“万棵树”。向塞罕坝人学习,就要学习他们忠于职守、不畏牺牲,努力创造出一流的工作业绩。

  这是科学求实造就的。塞罕坝林场的发展史,是一部中国高寒沙地造林的科技进步史。塞罕坝人始终坚持科学求实,实现了一次又一次的超越与跨越。攻克了高寒地区引种、育苗、造林等技术难关,引进的樟子松很好地解决了塞罕坝西部沙丘的树种问题;自主研发容器苗造林基质配方,走在全国容器苗造林的前列;创造了“三锹半人工缝隙植苗法”“苗根蘸浆保水法”“越冬造林苗覆土防寒防风法”等技术。近年来,有40多项科研成果在林业生产中得到应用。学习塞罕坝人,就要学习他们钻研新知识、掌握新技能,争当创新发展的排头兵。

  伟大的事业孕育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推动伟大的事业。塞罕坝人在创造绿色奇迹的同时,也创造了伟大的塞罕坝精神。塞罕坝精神必将为加快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激励我们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关键词:塞罕坝,绿海,河北

责任编辑:芦静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