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观沧海]借力雄安发展,建设河北高校人才高地
谈起京津地区对河北人才的“空吸”,很多河北人都感同身受,并一度深表惋惜。而这样的局面,将会迎来转机。雄安新区,作为国家的“千年大计”,可以肯定的是,必然有优秀的人才和优质教育的支撑,而教育则是根本中的根本。 长期以来,河北的高校存在着多而不强的状况,目前国内百强高校中,河北只能入围两所,而且排名都不算高。河北的高校也一直在自己的轨道上发力,在自力更生中砥砺意志。在查看河北很多高校的办校宗旨理念的时候,会发现,绝大多数都把服务河北当地的发展作为任务的重中之重,这也是河北高校所必须有的使命和担当。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一句标语口号,那么对于“千年大计”来说,也必然要倚重教育。接纳首都非核心功能,是雄安新区的天然使命,高校和科研院所,可以确定是首都的非核心功能。从其他一些教育发达国家来看,优质教育资源不主要分布在首都,是可以理解,也是可行的,比如美国的优质高校往往不在华盛顿。 当构建起京津冀的等边三角核心区,对于人才的流动来说,势必会产生助推。尤其是雄安的人才吸聚能力将会大大增强,这其中受惠的,还应该包括雄安之外的其他卫星城市,而人才的集聚,势必又会带来当地教育需求的扩展和教育水平的提升。因此,毋庸置疑,雄安新区建设将会改观河北教育的原有面貌,特别是能够为高端人才培养提供更加优质的环境,比如在雄安新区建设新的高校校址和科研院所,甚至是配套的中小学和幼儿园,这些学校应该是北京教育资源的自然延伸,对河北教育有着明显的补充和引领作用。 当然,河北教育也不能单靠等和要,要自己主动发力,主动筑巢引凤。可以预见,雄安新区建设带来的周边城市的吸引力也将随之增大,更多城市能感受到京津冀协同发展带来的优势和便利,这将带来河北教育资源的再集中,为河北高校吸引优秀的师资提供天时地利人和之便。 反观河北的高教发展,一直存在一个尴尬的问题——排名,也就是实力问题,归根到底还是人才问题,而人才问题的关键是产生人才、吸引人才和留住人才。从目前北京的大城市病可以看出,北京对于河北的人才空吸现象已经到了应该止步的时刻,北京也必然会将越来越多的人才引流到雄安,而人才加速涌入河北,将会为河北教育发展的提供强大动力。 雄安新区的规划和建设,虽是国家层面的事情,但拥有天时地利人和优势的河北高校能够参与其中,也属情理之中。河北不少高校已经在过去的两三年时间里,开辟了专门的京津冀合作联络机构,并有一些教研交流活动,以河北大学为例,就专门设有京津冀协同发展办公室,专人负责项目合作推进。有了雄安新区,相信这些合作会更加有内涵,有活力。 在伟大的历史机遇面前,河北高校也应该重新进行自身定位,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根据雄安建设的高标准和新要求,培养适销对路的新型人才。建设雄安,少不了河北人的参与,也相信,河北人有着建设家乡的更高的热情。 同时,也应相信,雄安新区有着强大的吸纳全国乃至全球教育和科研资源的能力,也将为他们提供崭新的实验场地和活动空间。到时候,河北的人才必然是来自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只有人才来自全世界,雄安才真正属于全世界,这也必然是国家的“千年大计”。 |
关键词:雄安,河北,高校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