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您当前的位置 : 长城网 >> 渤海潮 >> 热点推荐

[e观沧海]热点|“十八记重拳”必将砸出一片蓝天!

来源: e观沧海微信公众号 作者:邓海建 2017-04-01 16:52:51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天蓝蓝,风轻轻。三生桃花,春风十里。

  只是,生活不是PS的偶像剧。雾霾这件事,等于把4K的天地,直接拖回720P的分辨率。天都望不见了,哪还有“诗和远方”呢?燕赵再是瑰丽多姿,却也离不开蓝天白云的布景。何况,就像赵克志书记说的,重雾霾天气,已成为人民群众的心肺之患,成为影响河北形象的切肤之痛。

  河北的天,河北的空气——平心而论,欠债不少,“背锅”亦不少。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盯着历史做文章,倒不如朝前花力气。3月31日,河北召开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大会,让与会者和围观者听出雷霆万钧的声音。会上发布了《关于强力推进大气污染综合治理的意见》及18个专项实施方案,主要涉及冬季清洁取暖、工业污染防治、机动车尾气治理、扬尘综合整治、露天矿山整治、城乡增绿扩容及健全治理机制和强化组织保障等方面内容。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山东、山西6省市日前也公布了《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明确了“2+26”城市今年的大气污染治理任务。

  治霾,河北有压力。这是毋庸讳言的事实。

  但是,眼下更让人记住的另一重事实是:治霾,河北有信心。

  金融危机之下,“信心比黄金和货币更重要”。治霾这件事,信心也很要紧。一来,病去如抽丝的治霾工作,不可能速战速决,如果三分钟热度,难保灰头土脸的天又卷土重来;二来,信心是行动的先导,没有信心,就找不到治霾的技术,没有信心,就构架不了治霾的制度。

  何况中国还有句老话,人心齐、泰山移。京津冀是我国人与自然关系最为紧张、资源环境超载矛盾最为严重、生态联防联治要求最为紧迫的区域之一。河北的治霾工作任重道远,没有坚定的信念、笃实的信心,治霾工作还真就千难万难、难于上青天。

  信心来自颜值靓丽起来的好天色。2016年,河北省平均重污染天数为33天,占据全年总数9.0%,而平均达标天数为207天,占据全年总天数56.6%,较2015年增加了17天,较2013年增加了81天。人们普遍关心的空气环境质量也逐年有所改善,去年PM2.5平均浓度下降9.1%。

  信心来自一以贯之的治理思路。2017年是“大气十条”第一阶段的收官之年。河北在治霾层面的认识与思路,既水到渠成,亦掷地有声。“坚持科学治霾、协同治霾、铁腕治霾,拿出壮士断腕的决心、刮骨疗毒的勇气、战天斗地的气魄,推动省会大气污染治理工作取得实实在在成效。”实打实的“意见”、见真章的“方案”,目标扎眼,手法凶猛,不怕疼痛、不计代价、不怕成本,不信蓝天唤不回。

  信心来自对治霾治理的科学认知。河北治霾,既要解决存量问题,又要应付增量烦恼。这当然不可能一蹴而就、一日而成。伦敦用50多年的时间,才摘掉了“雾都”的帽子;美国治理“烟雾城”洛杉矶,也用了半个多世纪。就算是国内的广东,2000年开始治理PM2.5,历经十数年之痒,才取得今天的成绩。治霾这回事,扎扎实实叫人明白什么才是“一口吃不成个胖子”。持续攻坚、一鼓作气,把信心和耐心结合起来,“牢骚太盛防断肠”的悲观,起码就会少一些。

  对7400万燕赵儿女来说,“美丽河北”的概念,其实亦可以很琐细、很微观、很温润——比如少买一台空气净化器、少带一次口罩出门、少用一次美图来修饰手机照出的风景……治理大气污染,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河北的重要指示要求,是党中央赋予河北的一项重大任务,是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的必然选择。路子对了、制度有了、信心强了,全党动员、全民动手、全社会参与,把措施落实到地上,把效果反映到天上——惟其如此,大气污染综合治理的“人民战争”,迟早会在河北大地胜利凯旋。

关键词:河北,大气污染,防治

责任编辑:芦静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