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在千门万户中】之五:拜年嫌简不嫌虚
●汪金友 要论拜年的诗词,当首推明代文征明的《拜年》:“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拜年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传说那时候有一个叫“年”的怪兽,头上有角,长得比骆驼还大,跑起来比风还快,叫起来如狮吼。因为它生性凶残,天神就把它锁在了深山里。每年直到腊月三十日晚上,才允许它出来一次。可这个家伙只要出来,就跑到村庄里伤害人畜。后来,人们发现“年”怕火光、怕红色、怕响动。于是便在除夕晚上点火炬、放鞭炮、敲锣打鼓。将“年”赶跑后,又高兴地相互拜贺,称之“拜年”。 到了宋代,拜年已经成为迎接新年的一种礼仪。本家要拜,亲戚要拜,朋友要拜,上司要拜,同事要拜,街坊也要拜。很多的人,连忙多天,依然拜不过来。于是就有人发明了一种“拜年贴”,类似现在的“贺年片”。在上边写上送贴者的姓名、地址,以及“新年快乐”、“吉祥如意”之类的祝福语,然后让下人按照名单挨家去送。 文征明虽然才华横溢,又出身官宦世家,但在科考时屡试不中。一直到54岁那年,才经人推荐,到翰林院做了一个职低俸微的小官。可能就是在这个期间,正赶上过年,准备拜年贴累得他腰酸背痛,于是就写了《拜年》诗一首,以发自己的牢骚。 是啊,说是拜年,可连面都不见。各种各样的拜贴,已经堆满了屋子。而自己又不得不随波入流,跟着到处投送纸贴。因为世上的人们,只会嫌你不给他拜年,而不会嫌这样的礼节空虚。据说,文征明做了三年的待诏,就辞职不干了。可能,也与他讨厌这种繁礼缛节有关。 搞虚的东西当然不好,但像拜年这种礼节,之所以能在中华民族流传上千年,说明还是有其重要的价值和作用的。一是传承了敬老的美德,二是加深了亲友的感情,三是活跃了节日的气氛,四是丰富了民俗的文化,五是交流了各方的信息,六是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礼”是以道德观念和风俗习惯而形成的仪范,也是符合社会整体利益的行为准则。“仪”是按程序进行的礼节,通过态度和动作,表示对他人的尊敬和祝贺。“礼”和“仪”是一个有机的组合体。无“仪”不成“礼”,无“礼”“仪”作空。所以很多的“礼”,都必须借助“仪”这个平台和形式,来实现尊重和恭敬的作用。“信而礼之”、“礼贤下士”、“顶礼膜拜”、“色愈恭,礼愈至”等道德规范和人生亮节,都是由“礼”和“仪”共同来完成的。 按照传统的拜年民俗,大多是初一拜本家、初二拜岳家、初三以后拜姑母姨母舅父家。总体的原则,是拜长者,拜亲者。当然也总有一些人,为了某种个人利益,把给有权者和有钱者拜年,当做自己的重头戏。但如果只认权钱而不认尊长和亲情,肯定会被人耻笑。 拜年的方式,也要有讲究。对于家族和亲友中的那些长辈,无论多忙,都得拿着礼物,登门去拜。即便是一般的朋友,也得年到礼到。这个礼不是礼物,而是礼节性的问候。比如通过电话、微信、短信、邮箱等,问一声过年好,说几句祝福语,既可以相互慰藉和鼓励,又可以保持友情的温度。 过年是一项重大的民俗活动,也是一次重要的感情交流。而其中很多的情谊和乐趣,都要通过程序和礼仪而产生。有礼为尊,行仪为重。正如文征明所言,“世情嫌简不嫌虚”。不该简的不能简,需要虚的还要虚。 |
关键词:春在千门万户中,拜年,民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