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您当前的位置 : 长城网 >> 渤海潮

少一些“名人”,多一些“高人”

来源: 人民网-观点频道 作者:黄滟稀 2017-01-19 09:54:37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互联网时代,创新创意涌现,传播媒介发达,各路角色竞相出镜,“一上头条”随即窜红。如今快速、批量生产“名人”,形成名人辈出、各领风骚的热闹场面。这等“名人”究竟能有多少专业水准和含金量?令人怀疑。普陀山道慈大和尚曾很有感慨地说,现在名僧太多,高僧太少。斯言是哉。

  名者,名气,名声,名誉也。古之名人,要么有大学问,像老子一般“五千字传万世”;要么有大勇毅,像蔺相如一样“不畏强秦完璧归赵”;要么有高贵的品行,像文天祥一样“留得丹心照汗青”……假如能符合上述某项或多项者,必然青史留名,令后世敬仰。所谓“聪明秀出谓之英,胆力过人谓之雄”,此谓真名人,今天我们也可称之为“高人”。但进入互联网时代,一个人只要有钱、有地位、有粉丝、有曝光率就会有“名气”,就有市场就是“名人”,而不管“名声”的好坏,也无所谓“名誉”的高低。因此,“名人多、高人少”,成为当下的一种现象。

  诚然,“名人多、高人少”,是与现在社会快速发展并辔而行相伴而生的。

  首先,“名人辈出”是大众传播媒介高度发展后的必然现象。在传播媒介极不发达的年代,要成为名人并非易事,他必须在某一领域出类拔萃,才能通过口耳相传、书籍记载等方式广为人知。而在数字网络为媒介的时代,尤其在微博、微信公众号等自媒体平台上,人人都能成为信息和观点的发布者,人人都可能声名鹊起,出名的成本大幅降低,于是“名人”遍地开花。

  其次,“名人辈出”也是社会快速发展后的必然现象。经济高速运转的背后,形成的社会贫富差距、激烈竞争,造成现代人急功近利、“物质至上”、“娱乐至死”的浮躁心态。“酒香不怕巷子深”的那份从容淡定似乎已很难寻觅,“抢头条”仿佛变成了公众人物的生存法则。更有甚者,有些人为吸引眼球不惜用负面新闻炒作自己,在出名后,再通过正面宣传进行“漂白”。譬如,近日一位内地知名男演员的新闻火速蹿上不少媒体头条,只因其与两名女子在酒店共处一夜,疑似出轨,狗血剧情跌宕起伏,人们津津乐道的背后,折射出的正是“娱乐至死”的倾向。

  加上一些媒体也一味追求点击率,不能坚守价值底线,任由一些低俗、炒作、无下限的“网红”占据自己的版面,沦为此等“名人”的助推器,扩大了“浮华遮蔽眼”的乱象。“凤姐”就是这么一个能力平庸、另辟蹊径“出奇制胜”的典型。当年,“凤姐”自称“六百年内不会有第二人超过她的智商和能力”,常出“无稽怪论”而走红。近日,一篇《罗玉凤:求祝福,求鼓励》的文章,很快吸引了超过三百万人阅读,并获得多达二十万的赞赏金,叫好声争议声充斥网络。“凤姐”通过自叙文,俨然从“丑角”成功转型为“励志女神”。可在“凤姐”貌似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的文字背后,蕴含的却是肤浅的认知和错位的价值观。难道在美国生活就证明一个人成功了?明明在美国仍是无法融入主流的底层打工族,怎么就肤浅地认为自己已经改变命运了?凤姐和那些为她“点赞”的人可能没意识到,真正能摆脱贫穷、改变命运的方式并非成为“美国居民”,而是勤学苦练、练就一技之长,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名人辈出”,“各领风骚”三五日,“名而不高”的现象,值得社会深刻反思。如果一味崇尚快速成名、极致追求目的,那还有多少人愿意苦心孤诣、练好“台下十年功”?即使有些真才实学的人,长期在耀眼的聚光灯下穿梭、在无休止的炒作中流连,他们还能否笃实好学、居安资深?能否在物质和利益面前安贫乐道、坚守正确价值观?拨开热闹纷繁的表象,仔细想想那些经常占据头条的名人们,他们又开启了大众什么智慧?

  社会呼唤和期待更多的“高人”,呼唤那些真有才能、有学问、有品行的高素质人才。“高人”是社会真正需要的发展动力和引领者。他们不在乎名气的大小、地位的高低、钱财的多少,他们清心寡欲、埋头苦干、追求真理、为民请命、舍生取义,始终在专业领域精进修习,努力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为他人、为国家默默做贡献。譬如,“布鞋院士”李小文,他以独特的逍遥侠气,完成了自己的科学使命,在遥感领域提出开拓性的理论,但十分淡薄名利,崇尚简约生活,树立了可贵的精神标杆,成为人们由衷尊重的“网红”。

  “高人”的影响力,并非来自于炒作的“出名”,而是来自于他们本人的丰厚学识和高尚德行以及社会贡献。那些徒具虚名但缺乏真才实干、无良无德之人,即使能名噪一时,也终将在浩瀚的资讯海洋中很快被人们遗忘。奉劝那些曝光率较高的“娱乐圈”名人们,还是少一点炒作的“上头条”,多一点对专业和观众的敬畏,努力向“德艺双馨”靠近。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文艺工作者要志存高远,就要有“望尽天涯路”的追求,耐得住“昨夜西风凋碧树”的清冷和“独上高楼”的寂寞。文艺工作者除了要有好的专业素养之外,还要有高尚的人格修为,有“铁肩担道义”的社会责任感,如此才能跳出“霸屏几小时的网红”,真正成为“人民的艺术家”。

  “名人”未必是“高人”,“高人”未必要“虚名”。愿今后,我们的社会,能少一些“名人”,多一些“高人”。

关键词:名人,高人,互联网,现代社会

责任编辑:李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