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您当前的位置 : 长城网 >> 渤海潮 >> 热点推荐

[e观沧海]心路|身边感动24——23年,一个邮差的无怨守护

来源: e观沧海微信公众号 作者:边建军 2016-12-21 13:39:31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粒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最小的一颗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在生活的岗位?”这是雷锋战士在日记中的一段话,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样的工作,都要精益求精,尽职尽责。

  也许在很多人看来,投递工作,就是骑着自行车,送送报刊发发信,三分钟就可以学会,人人都能做的事,再简单不过了,单调、枯燥、乏味,成天与汗水和辛劳为伴。然而,投递工作质量的好坏与我们日常生活休戚相关。当我们给远方的亲人、朋友寄去心爱的礼物,却因投递员工作不负责而丢失的时候;当我们订阅的报刊、杂志迟迟收不到的时候……我们或许会气愤、埋怨,或许摇头叹气,无可奈何,但有一点是肯定的,我们多么希望投递员能够增强工作责任心,提高服务质量啊!

  他叫郑连行,每天骑车驮着几十公斤重的邮包,行走在景县的大街小巷,已经成了县城一道独特的风景。

  郑连行自小生活在县城,选择邮差工作缘于他父亲。父亲是个老邮差,小时候,就听父亲讲有关邮差的故事,经常陪同父亲去送邮件。1993年,中学毕业刚满20岁的郑连行接过父亲的邮包也干起了邮差。

  他负责的县城投递段,街道门牌混乱、重复,投递难度可想而知。尽管难,但只要用心就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郑连行发誓做有心人。他要求自己不简单地按照地址把邮件送出去就算完成任务,而是在投递工作中不断总结好的经验,摸索出一套最有效、最准确的投递方法,化解在投递中遇到的疑难问题。他不断地充电,经常从《中国邮政》等邮政刊物上收集有关的业务学习资料,把知识与实际工作结合起来,提高投递工作的知识含量。23年来,他投递的数十万份邮件报刊无一差错,复活了1600多封“死信”。

  十年前,郑连行所在的投递段收到了一封来自台湾的信,收信人的地址只写了西城墙单继忠收。试投了几次,均没有找到收信人。按常规,这样的信可以做退回处理,但他没有这么做,而是挨家挨户地进行询问,几乎跑遍了所有的居民家,也没有结果。他想,这封信是台湾同胞寄来的,困难再大都要试一试!于是又骑着车赶到了那里,一户一户地去找,嗓子讲哑了,腰也累得直不起来,那时真想坐下来歇一歇,可是又想到,自己手里这张薄薄的纸牵系着两岸的多少思念,再累也要坚持下去。最后,当他把信递给收信人时,收信人激动得只是一个劲地流泪,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不管刮风下雨,郑连行总是风雨无阻,准时准点。他把自己满腔的爱都给了党的投递事业,献给了景县人民,用行动谱写了一曲无私奉献的zan歌。

  “干邮差这活儿,没啥特别的。”郑连行憨厚地笑着说。23年,他把邮递这个平凡的工作做到了极致,无怨无悔,实现了人生价值。这样的人,在基层,数以亿计。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就是靠这亿万人的支撑。

  向郑连行致敬!

关键词:心路,身边感动,邮差

责任编辑:芦静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