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法者强则国强,崇德者荣则国兴
●汪金友 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是关系国计民生的两大利器。没有依法治国,就没有社会的公平和稳定;没有以德治国,就没有人民的快乐和幸福。所以说,法律是准绳,任何时候都必须遵循;道德是基石,任何时候都不可忽视。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七次集体学习时,不仅再一次强调了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重要性,而且把这项工作提到了建设国家现代化的新高度。他说:“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使法治和德治在国家治理中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我在政法机关工作多年,亲身体会到,我国的依法治国,已经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效。过去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盗窃、抢劫、强奸等,都属于发案率很高的刑事案件。而现在呢,这些案件虽然还有,但已大幅度降低。这主要得益于,人们的法律意识和守法的自觉性普遍提高。为那么一点钱,去盗窃和抢劫,然后判三五年,或者图一时之乐去强奸,然后被判七八年,实在不值得。再就是现代化的破案手段,大大提高了犯罪成本。比如谁偷了一辆车,即便跑出几千里,也会很快被抓回来。 我们当然还不能高枕无忧,因为无论到什么时候,都会有人利欲熏心。新时期违法犯罪的特点和重点,也由过去的低端群体和传统手法,转变为职务犯罪、权力犯罪、团体犯罪和高科技犯罪等。即便是那些笨贼,在实施犯罪之前,也要进行周密的计划和充分的准备。 过去的违法,多是因为不懂法。现在的违法,多是明知而故犯。有的人专门寻找法律的漏洞,并称之为“合理避法”;有的人玩“老鼠躲猫”的游戏,你来他就躲,你走他就干;有的人相信自己比别人高明,明知贪贿犯法,还是忍不住伸手接钱。 更重要的是,由于我们在执法和管理上的漏洞,致使这样的违法者,经常会获得“成功”。比如有些企业老板,在破坏环境中暴富;有些地方官员,在索贿受贿中升迁。这样的案例,跟法律开了个玩笑,对道德更是沉重的打击。每出现一个贪官,都可能影响成千上万人的道德情绪。 习近平在2014年9月5日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曾引用过《韩非子·有度》中的一段话:“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这里说的“奉法者”,就是执法者和领导者。法律的权威在于实施,必须坚决纠正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坚决整治以权谋私、以权压法、徇私枉法的问题。 无论依法治国还是以德治国,都必须从各级领导干部做起。一方面,做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组织者和推动者,以身作则,带头学法;另一方面,做道德建设的积极倡导者和示范者,以德修身、以德立威、以德服众。 在我们的社会中,什么人最光荣?应该是道德高尚者。但在一些意识形态领域,却是升官最光荣、发财最光荣、出名最光荣。每个升迁者、暴富者和成名者的周围,都有一群人在追捧。而很多道德高尚者,只会在某个表彰会上,偶尔露个身影。为此,我们应该让他们光荣起来。不仅是一张奖状,还有政治的、经济的等各种待遇。 当然,对于道德领域的突出问题,也要运用法治手段来解决。因为法律是底线的道德,也是道德的保障。对于那些不讲道德者,不仅要依法从经济上和政治上给予惩治,而且要让他们在大庭广众下感觉到耻辱。 |
关键词:依法治国,以德治国,国家治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