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才子卖猪肉是谋生更是谋事业
11月27日上午9点,成都西单商场外还有些冷清,但商场内的超市却已提前“预热”:超市鲜肉展柜前,一摞新书和猪肉放在一起,工作人员拿着“喇叭”反复吆喝:北大才子成都卖猪肉。(2016年11月28日中国青年网) 喇叭里说的“北大才子”陆步轩,1985年考入北大中文系,回乡到了县里企业工作,企业破产后,2000年辗转摆摊卖猪肉,还特意躲到离家20多公里外的长安县城,结果还是被乡亲们发现,被大肆报道了一番。经媒体的反复报道,陆步轩在2004年又一次回到体制内。今年9月,他再次“跳”了出来,辞去了公务员工作,陆步轩选择来到了师兄的公司,重新干起了猪肉买卖。 陆步轩第一次摆摊卖猪肉时在社会上引起不小轰动,人们无法理解的是北大才子和屠夫是相差十万八千里的两种人生界定,怎会用来形容一人。甚至陆步轩也说他卖猪肉成了县里孩子驳斥家长要求努力考大学的“挡箭牌”。这也不难理解在世俗的眼里寒窗苦读成为北大才子,毕业了怎么也得从事个与文化知识有关的行业,怎么能去当屠夫呢。 在采访时谈起北大毕业,陆步轩“一笔带过”,但谈到猪肉,他滔滔不绝,“10多年,我见过的猪不下五万头。”他在形容对猪的熟悉度时表示,“我闭着眼睛都可以分割出各个部位。”在公司里,他还是“屠夫学校”的校长,前后培养了5000多名屠夫,为连锁店在全国铺开培养人才。他还一门心思编写“屠夫学校”的教材,他坦言,自己仍在完善教材,力争成为猪肉领域的专家。 北大才子毕业卖猪肉在2000年时人们听到只会当成笑话,甚至有人会提出“读书无用论”,但在2016年陆步轩辞职又重操旧业时就没有那么轰动了,这也证明人们的思想正在转变,人们渐渐意识到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是学问,任何一个不起眼的行业都需要专业人员潜心研究然后带领发展。俗语说得好:人无我有,人有我精。如今的中国转型发展的大船已经开动,我们不可能还是依靠粗放式发展,将来的生猪屠宰、农业种植等各行各业都会涌现千千万万的北大才子。 不是所有的屠夫都是北大才子,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但每个行业的领军人物都应该是既懂技术又有知识的人。(赵华楠) |
关键词:北大才子,卖猪肉,转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