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您当前的位置 : 长城网 >> 渤海潮

该警惕一种更具欺骗性的道德逼捐!

长城网 作者:王石川 2016-11-25 08:52:14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一说到逼捐,我们脑中就会浮出这样的画面:每逢灾难,如果某富翁捐款慢了,就会遭网友吐口水;如果捐的少了,也难逃被骂铁公鸡的命运。

  如今,这种道德绑架越来越没有市场,也最容易招致人们反感。不过,又兴起了一种逼捐,因其披着潮流的马甲,且较为隐蔽,尚不为人警惕。

  比如前不久的“小马云”事件——江西省永丰县石马镇严辉村的范小勤,因长相酷似马云而成为网红。有人消费他,有人同情他,还有人炮制真假难辨的信息,比如称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通过内部邮件表示,“自己愿意承担‘小马云’的上学费用,供到大学毕业。”所谓的“内部邮件”,已被证伪。也许编造假消息的人初衷良好,并无恶意,但不诚实,总给人道德逼捐之嫌。

  类似逼捐,不胜枚举。几年前有一个备受谴责的案例。一篇题为“清洁工中暑,小女孩撑伞”的报道,受到多方关注。但事后调查发现,这张充满爱心的照片,竟是一场精心策划的炒作。当事人称,“他们说要我拍一个卖伞的广告,怎知道是……如果我知道是要上报纸去骗人的,给多少钱我都不干。”

  无独有偶,某媒体曾报道,“一名满头白发的老人盯着快餐店里的盒饭直流口水,被一名过路的女孩瞅见了,女孩当即买来盒饭并单膝跪地将饭一口一口喂进老人的嘴里。”一时间,这名女主角被誉为“深圳最美女孩”。后经查证,也是策划。

  这两起案例共同之处都是造假,以善的名义作恶,除了骗取大众的掌声,也在消费大众的爱心,这不也是逼捐吗?只不过这种逼迫更温柔,更具欺骗性而已。

  如果说炮制“小马云”相关信息是逼迫马云捐款,那么后两起造假案例则在逼迫大众行善。当然,以马云实力和阿里的公益行动看,资助“小马云”并非难事。马云曾对外宣布,捐出他们在阿里巴巴集团拥有的期权,总体规模为阿里巴巴总股本的2%。这笔捐赠按现在在阿里的股价,价值260亿人民币。这两年,无论设立乡村教师奖还是乡村校长奖,马云对基层教育确实颇为慷慨解囊。因此,帮助“小马云”对马云来说只是小菜一碟,问题是,新闻事实应该清楚,而不能以讹传讹。只要动机不纯、事实失真,无论逼迫个人还是逼迫大众都不可取,也于法不容。

  背弃基本事实,初衷再好也不应该鼓励;违背伦理,无论暴力逼捐还是温柔骗捐,都会适得其反。任其泛滥,后果不堪设想。这样的逼捐不要也罢!

来源: 人民网-观点频道

关键词:欺骗性,道德,马云,阿里巴巴

责任编辑:李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