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物联网成为撬动经济转型的支点
2016年世界物联网博览会今日即将闭幕。10月31日上午,江苏省委书记李强发表主旨演讲时说:“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经济经历了两次大的转变。第一次是发展乡镇企业,实现了由农到工的转变,第二次是发展开放型经济,实现了由内到外的转变。现在正在进行第三次转型,我们将把握新一轮科技与产业革命的大势……物联网是我们的优先选项,也是一个重大战略选择。” 对于不少人来说,物联网也许只是一个抽象名词。而在业界,它是一个颇具张力的热词,一种能够代表人类未来的方向性概念。早在20多年前,比尔·盖茨就在《未来之路》一书中感叹:“因特网仅仅实现了计算机的联网,而未实现与万物的联网。”智能牵线,万物互联。有了物联网,我们的衣食住行用,几乎所有的一切将处于智能化生存之中。 物联网究竟能给我们带来什么?有记者在无锡的相关场馆中体验了世界一流的“物联生活”。2秒扫描人体,10天拿合身新衣;远处有没有车驶来,头盔告诉你;穿20元“外衣”,水表可远程抄……这当然只是极其浅显的一个层面,但由此可见,物联网不只是一个概念,而是一个方兴未艾的产业;也不只是浪漫设想,而是能给实实在在改变我们生活品质的技术革新。 早在2009年,物联网就被正式列为我国五大新兴战略性产业之一,这被誉为“开启了中国物联网发展的新纪元”。随即,在2010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加快物联网的研发应用”成为舆论关注热点。如今,物联网被写入十三五规划,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明确提出,要推动物联网与现代制造业结合。短短几个字,点中了一种发展现实,即发现物联网的过程,是现代制造业寻求蝶变的过程,也是中国经济转型的过程。 我国是制造业大国,但称不上制造业强国;我们的制造业要更接地气,要提质增效,都离不了与物联网相协调。当今,美德等发达国家无不在物联网领域发力,比如德国正大力实施工业4.0战略,旨在通过物联网等高新技术提升工业领域的智能化和信息化水平,推进高新技术在工业领域的融合和应用,升级其工业体系,确保德国制造业在世界的领先位置。与之相比,我们不甘落后,已经有了顶层设计,也有了业内共识,问题是如何在关键点寻求突破。 一般来说,实现经济转型,发展物联网业,离不了两大基础。一是有强大的制造业基础。二是有强大的物联技术,比如必须改变高端传感器、无线传感网络、海量数据存储和处理等方面的薄弱基础。 工信部部长苗圩认为,物联网是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产物,要抓住物联网技术创新和应用牵引双轮驱动的发展特点,一方面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另一方面不断适应应用需求和市场需求,推动应用规模化发展,加快商业模式创新,促进形成应用新业态、新模式。这两点对于江苏来说都具有先天优势。 据统计,江苏有高校141所,全日制在校大学生190万,江苏籍两院院士数量位居全国第一。江苏以实体经济见长,是制造业大省。将科技优势化为创新优势,将制造业大省变成制造业强省,不仅可以助力江苏经济转型,为物联网发展迎来坦途,也可辐射全国,为中国经济转型提供经验和模式。 预计到2020年,我国物联网产业规模将达到2万亿,物联网已被视为下一个风口。美妙的畅想,需要行动来实现;美好的生活,需要技术来推动。顺势应时,乘势而上,及早布局,牢牢把握物联网发展的机遇,抢占未来的发展制高点,物联网才能真正成为撬动经济转型的重要战略支点。 一个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没有什么不可以”正在变为现实。技术也许是冰冷的,但技术所营造的世界却可以是温暖的。正如有人称,“物联网的世界将充满温情,而不是冷冰冰的物质世界。”让物联网更好促进生产、走进生活、造福百姓,让每个人都能在转型时代享受到技术带来的便捷,拥有可感受的尊严,这正是发展物联网的本质所在。文/王石川 |
关键词:物联网,经济转型,产业革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