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击电信诈骗就该“一律立案侦办”
连日来,山东临沂女孩徐玉玉遭遇电信诈骗一案引发社会高度关注。记者28日从公安部门获悉,徐玉玉被骗猝死案中,最后一名在逃的公安部A级通缉令嫌疑人郑贤聪向警方自首,目前该案6名犯罪嫌疑人全部落网。 短短一周时间就破案,不可谓不神速。值得一提的,还有山东省公安厅的“补牢”举措,要求全省各级公安机关接到电信诈骗警情和群众报案,要第一时间录入信息,经初步审查后,一律立为刑事案件侦办。反诈骗中心实行24小时快速响应,开展资金查询止付。“第一时间录入”“一律立案侦办”“24小时快速响应”……种种信号,无疑会给电信诈骗分子以强烈震慑,也值得各地公安借鉴和学习。 曾几何时,许多人遭遇电信诈骗后求助公安时,往往都会碰到“类似事件太多”“涉及金额达不到立案标准”等理由,或不了了之,或石沉大海。多年前,我的家人也曾遇到电信诈骗,报案笔录之后就让回家等着,直到现在,也没有任何包括有无立案的反馈信息。正因为案件多发而产生麻木心态,造成了执法盲点,电信诈骗分子才会有恃无恐。要知道,坚持打早打小,坚持高压整治与常态化打击相结合,才能遏制电信诈骗案件高发。 徐玉玉案的告破固然令人欣喜,但必须正视的是,与电信诈骗案发数量急剧增长相对的,是破案率不足3%的尴尬。侦办一个电信诈骗案,到底有多难?以洛阳警方破获的一起电信诈骗案为例,警方追查七级银行账户,共涉及银行卡400多个,全国追踪历时约70天,行程近3万公里……不得不承认,打击电信诈骗工作的确存在案件高发和“打不起”的矛盾。 与此同时,公安侦查还存在以下难题:网络电话作案隐蔽性强,追查线索难;跨地区跨境作案,调查取证难;异地取钱甚至境外取款既迅速又分散,控制赃款难;犯罪链上的不法分子或跨地区或互不认识,追踪抓捕难;最为关键的,是工作协调难,侦查办案过程中调取的数据量大,同时大多需要通过国家级金融、通信等行业管理系统进行信息查询,需要异地用警且涉及的部门多、级别高、协调难度很大。然而,面对公民的人身财产安全,尽管打击电信诈骗困难重重,尽管有时会“得不偿失”,但也不能成为公安部门推卸责任、无动于衷的理由。 “厉民之事,毫末必去。”实践证明,电信诈骗并非难不可破,破案成本并非不可降低。只要以“一律立案侦办”的坚决态度,以锐意改革去破除部门壁垒、解开利益方程,打通公安机关与金融系统、电信运营商之间的查询冻结快速通道,架起多地合作、多警联动的桥梁,就一定能让电信诈骗分子遁无所遁,迅速伏法。惟其如此,才能为老百姓构建一道安全可靠的防火墙。(孔方斌) |
关键词:电信诈骗,立案侦办,改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