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希望,叫“灾后重建”
一个民族在灾难中失去的,总会由进步来补偿。 这个夏天,洪涝重创燕赵大地。肆虐的洪水消退后,留给灾区的,是倒塌的房屋,冲垮的桥梁,交通、电力、通讯设施被毁,曾经的家园变成废墟,一片狼藉,满目疮痍。面对无情的洪涝灾害,人们深深陷入失去家园的悲痛中,有泪水、有叹息、有焦虑、有恐慌、有绝望……希望,希望,希望呢?! 有一种希望,叫“灾后重建”。每次大灾之后,如何让灾区群众在灾难中看到希望,都会成为要解决的首要问题。8月5日,河北省召开“7·19”特大洪水灾害灾后重建工作动员大会,明确要求举全省之力打好灾后重建攻坚战,力争用一年左右时间使灾区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达到或超过灾前水平。那么,灾后重建,什么更重要?如果把灾后重建看成一个三维空间的话,除了我们直观看到的物质重建这个维度外,还有两个维度:一个是心理重建,包括稳定人心、重树信心、坚定决心,一个是制度重建,包括现有制度完善和制度创新。这两个维度虽是看不见的,却是更重要的,也是更难、更需要我们重视的,这也是已被唐山抗震证明了的。现在,更多的人看到的往往是物质上的新唐山,而唐山人对地震这种自然灾害在心理上、精神上、思想上的经验和实际意义应该更重要,对这次灾后重建也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稳定人心,尽快恢复灾区生产生活正常秩序,这是灾后重建的基础和首要任务。当年唐山大地震发生后,由于灾情巨大,正常生产生活秩序根本就无法在短时间内恢复,国家调集赈灾物资保障受灾群众的生活救济,同时坚强的唐山人民患难与共、共渡难关,震后10天产出第一车“抗震煤”,震后14天发出第一度“抗震电”,震后28天炼出第一炉“抗震钢”……从表面看,这无疑是灾后重建的“唐山速度”,向世人证明了唐山没有倒下,而更深层的实际意义,应该在于让灾难中的人们看到生活还在继续,要坚强地活下去,极大地鼓舞了人心,消除了内心的焦虑和恐慌。从这一点看,这次灾后重建,也要把稳定人心放在首位,从恢复生产生活正常秩序入手,全力抢修抢通交通、供水、供电、通讯等被毁基础设施,最大限度地满足灾区群众吃、穿、住、行、用、医等基本生活需求,妥善安置受灾严重的群众,确保灾区群众有饭吃、有衣穿、有住所、有干净水喝、有病能够及时医治,使其保持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心存一份新希望。 重树信心,及时疏导灾区群众心理,这是灾后重建的前提和关键所在。灾难不仅给幸存者的生命和财产造成损失,也给他们的心理造成重大创伤。这种伤害更隐蔽、更持久,更需要被理解和安抚。1976年,由于当时医疗条件有限,唐山震后专业心理救援缺失,使很多幸存者心理上留下了阴影。对此,我们要组织心理医生和专业志愿者,深入灾区对那些出现焦虑、恐慌、过度悲伤等心理问题的群众进行心理疏导,对那些灾难中失去亲人、房屋倒塌、损失严重的群众实施心理干预,帮助他们走出悲痛,重拾生活信心。要加强舆论引导,积极宣传抗洪救灾的相关政策、措施和先进典型,激发受灾群众战胜灾难的信心。我们看到,洪水过后,抢险救灾物资源源不断运到灾区,救灾队伍随处可见,水来了、电供了、路通了,满街的淤泥在清理、溃口的河堤在加固、狭窄的河道在拓宽、水淹的农田在复耕……在党和政府的支持下,在社会各界力量的帮助下,灾后重建已全面展开,大多数群众重树生活信心,燃起了灾后重建的希望。 坚定决心,充分发挥灾区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主体作用,这是灾后重建的重点和力量源泉。人民群众是灾后重建的主体,也是灾后重建最直接的受益者。灾后重建要把重点放在自救自建上,做好群众引导工作,坚定战胜灾难的决心,以积极乐观的心态投身灾后重建。当前,各地受灾群众化悲痛为力量,坚定重建美好家园的决心,不等不靠、自强不息。邯郸市涉县井店镇王金庄村,全村男女老少齐上阵,重新垒砌被冲毁的石堰、梯田,没有计酬,没人抱怨。邢台市受灾较轻的12个县(市)分别与受灾较重的12个村结成帮扶对子,拧成一股绳,加快灾后重建。没有比人民更强大的力量,没有比民心更稳固的基石。受灾群众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积极参与到与水、电、路、讯及其他基础设施的重建中,要遵循客观规律,积极配合解决好一些冲毁的设施和民房选址不科学、设计不合理的问题,特别是不适宜居住的,要主动服从易地搬迁计划,真正在灾后重建中拥有更多的获得感。 不忘初心,严格按照灾后重建政策办事,这是灾后重建的保障和基本要求。灾后重建工作点多面广,事关灾区群众切身利益,事关灾区长远发展,时间紧、任务重,要严格按照灾后重建的政策制度办事,以制度重建统筹推进灾后重建,做好大量外部生产要素注入、内部生产要素重新配置与利益关系调整,加快恢复与提升灾区发展能力。我们看到,广大党员干部在这次抗洪救灾中不忘初心,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冲锋在前、吃苦在前,同人民群众站在一起、干在一起,成为人民群众的主心骨,党群干群关系更加融洽,全社会表现出一种空前团结、空前集中的凝聚力,而怎样将这种凝聚力转化到日常生活中并保持常态化,这是值得我们深刻思考的。毋庸置疑,灾后重建要以人民为中心,搞好顶层设计和政策体系建设,重点做好两项制度建设:一是完善现有制度,补苴罅漏;二是加强制度创新,从物资资源分配、工程招标,到民间慈善组织建设、非营利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到党群干群关系的改善等,都需要新的制度来催生和规范。特别要强调的是,对灾后重建各项资金,必须专款专用,严格执行监管制度,发现问题必须严肃查处,为打好灾后重建攻坚战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洪水已经退去,河流失去了泛滥时的桀骜,在极大的破坏和损失中,也带来了灾后重建的新生活、新希望。因为希望,在以后灾后重建中,河北人民会更加坚强、更加努力,既要抓好灾后心理重建、制度重建,也要加快推进灾后卫生防疫、农房修复重建、水毁工程和险工险段修复建设、农业复产、企业复工、对口支援等重点任务,破旧立新,生生不息! |
关键词:灾后重建,河北,洪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