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校装备先测危害,标准要跟上
7月25日,教育部印发《关于新形势下进一步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的意见》指出,建立装备新技术、新产品进入学校的科学实验和论证机制,经过危害性测试和教学适应性评价的技术与产品方可进入学校。 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中小学装备安全性再严格也不为过。中小学生处于成长发育期,身体比较脆弱,有害产品对他们的伤害比成年人要大得多,加上他们成天在相对封闭的环境里上课,假如周围存在有害产品,潜在风险很大。现实往往是,最弱小、最需要保护的群体,往往容易陷入不安全的境地。层出不穷的塑胶跑道事件,从一个侧面说明这一点。教育部适时出台入校装备先进行危害性测试之规定,假如得到不折不扣的落实,将有害产品堵在校门外,还中小学校园一个安全环境,意义不言而喻。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有害产品进校园,有着复杂的背景——生产环节,企业过度逐利而降低产品标准,以次充好获得最大利润,行业无序竞争而出现“劣币淘汰良币”;招标环节,“价低者得”的竞标方式出现导向跑偏,导致价廉质次产品混入校园;监理环节,存在形式主义乃至利益输送;质检环节,过于依赖送检而非现场取样检测;标准环节,产品标准宽松、混乱甚至缺失,使得从生产到使用整个过程依法依规程度不足……问题塑胶跑道曝光之后,不少学校及企业都拿出产品检测合格报告。 当社会从道德指责的情绪中平复下来,人们开始反思塑胶跑道的产品标准问题。据报道,目前我国执行的与塑胶跑道产品有关的国家标准为《体育场地使用要求及检验方法第6部分:田径场地》和《合成材料跑道面层》。这两个标准均属于推荐标准,不具备强制性,且部分内容过于宽松。而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只包含二氧化硫等10项空气中最常见污染物标准,涉及有机化合物污染的只有颗粒态苯并芘浓度一项,问题塑胶跑道疑似“元凶”TDI并不在此列(美国《清洁空气法案》列出了包含187种化学物质的有毒有害空气污染物名单,TDI包括其中)。个别劣质厂商正是利用“守门员”缺位,在产品中添加有害物质。 有规矩未必能成方圆,无规矩肯定成不了方圆。想将危害性测试落实,中小学装备产品标准要逐步跟上来。如果产品标准失于粗疏或宽松,就算危害性测试通过了,也不能保证产品就没有危害;如果产品标准缺位,危害性测试更是无从谈起。中小学装备标准一要全,二要严,三要有救济措施。中小学生的校园生活,涉及从学习到生活各个方面,中小学装备也包括这些方面,从教学设备、运动器材到生活设施,都应该有统一的国家标准,为学校、企业和社会提供指引,不能留有空白地带;如前所述,中小学装备安全性理应“严”字当头,产品标准应该比一般产品更高、更严,尤其是可能对中小学生身心构成伤害的部分,如实验室、跑道、桌椅等,如有毒有害化学品等。 有权利必有救济,中小学装备事关广大中小学生权益,需要得到有效保障。近年来,中小学装备侵害学生权益案件时有发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这个领域法治建设的不完善。中小学装备既要有产品标准,也要有相关立法,以完备的法规法条保障学生的权益,对企业产生警示、震慑作用。(练洪洋) |
关键词:入校装备,危害,标准 |